陈琳珺

部门组:小学部-英语

学科组:English

我的博客数:116

我的评论数:8

• 个人博客 (116)

陈老师:看了你的文章我很感慨,学习联系实际、联系自我并付诸行动,这是成为优秀教师的良好品质,赞赏你!石惠新

正达为每一个福娃提供了成长、展示的舞台,我们的福娃很幸运、很幸福!

享受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分钟,看到每个孩子的不同,鼓励他们朝着自己原本的样子越长越好,你真棒!

同为班主任的我们,有着同样的感悟!相信孩子们通过这次比赛都收获了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

Impossible mission变成了possible, 而且是做到了commendable,为你们点赞!

为小朋友们整齐划一的动作,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家长的全力支持点赞!

陈老师的这节课上的是Part C小故事,整节课思路非常清晰,条例明确,学生在她的带动下完成了Being a good citizen的思维导图,完成本节课task,值得学习的是Part C故事教学的重难点是需要自己把握的,陈老师把握的很到位,是一节值得学习的好课!

课上的棒,文章分析的也值得学习!

我看端午培训 (2014-06-04 08:30)

栏目:个人博客

今年的端午小长假,学校报告厅人头济济。清晨,和以往的假期不同,我早早地便起了床,赶到学校。虽然在假期不能与亲人相伴难免会有些许的遗憾,但一想到我们福山人因为福山精神在此相聚,一起交流、一起探讨、一起学习,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别样的过节方式呢?

两天的培训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给我们作报告培训的老师个性鲜明、风格迥异,却都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值得我们回味与思考。他们中有的是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有的是市教委的权威专家,有的是才华横溢、温文儒雅的女作家,也有的是和我年龄相仿的80后媒体编导。可是如果要问是谁深深触及到了自己内心深处,是谁能让自己心潮澎湃、眼眶湿润,我想那可能就是那些在我身边的工作出众却又默默无闻的同事们了吧。两天的培训中有两场有关福山精神的演讲报告,演讲的老师来自不同的年龄层,教授不同的学科,在学校里承担不同的工作,但他们都用自己一个个鲜活而又感人的故事为我们完美诠释了福山精神。我坐在下面一边听,一边想,我心中的福山精神又是什么呢?

对于福山来说,我是一个才刚“入伍”一年不到的“新兵”。去年4月,由于老同事的牵线搭桥让我走进了福山的校门。记得面试时,石校长问我:为什么要来福山?我回答道:我想来学习。这句话是我的肺腑之言,因为在我来福山前,我就知道福山对于一个渴望进步的青年教师而言,就是一片乐土,一个天堂。于是为了我那简单的目的,我来了。现在回想,这将近一年的时间,我从适应到融入,生活忙碌却充实。还记得去年9月开学初,我就被告知学校有每月一次的专家带教,区教研员能定期到学校来听课评课,尤其是听年轻教师的课,这在别的学校是没有的。还记得第一次吴老师来听我课的时候,从教案着手,帮助我思考学生特点;通过单元设计的形式,帮助我理清教学目标;又通过我上课时设置的教学环节,帮助我构建一节课的基本框架,帮助我一起设计板书。就是从那一次开始,我才开始真正接触到“走在大路上,不要走小路”的教学理念,让我对课堂教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从上学期的单元整体设计到这学期的1+1模式,每次的专家教研活动都让我受益匪浅。在福山不仅有为我指路的专家,还有一路陪伴我走来、帮助我的前辈们和伙伴们。还记得今年5月,我需要开一节区级公开课,根据书本内容,我借助于小朋友们所喜爱的卡通人物,搭建故事结构,创编故事情节,确立教学文本内容。大框架构建完成,那该如何组织教学活动?如何合理运用儿歌、歌曲、游戏等合理组织教学活动,让课堂更符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呢?我遇到了又一个难题。于是组里的老师们更是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听我试教,帮我一起磨课,修改教案和课件。开课那天,老师们更是一起帮我制作板书,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另我感动不已。回想着一年来,类似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我想这一定也是福山精神的一部分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坚信,在这长长的“征途”中,福山精神会一路与我相伴,助我前行!

阅读(929) | 评论(0)

前一篇:我看“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

后一篇:1B M3U3P1 教学设计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