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琳珺
部门组:小学部-英语
学科组:English
我的博客数:116
我的评论数:8
• 个人博客 (116)
陈老师:看了你的文章我很感慨,学习联系实际、联系自我并付诸行动,这是成为优秀教师的良好品质,赞赏你!石惠新
正达为每一个福娃提供了成长、展示的舞台,我们的福娃很幸运、很幸福!
享受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分钟,看到每个孩子的不同,鼓励他们朝着自己原本的样子越长越好,你真棒!
同为班主任的我们,有着同样的感悟!相信孩子们通过这次比赛都收获了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
Impossible mission变成了possible, 而且是做到了commendable,为你们点赞!
为小朋友们整齐划一的动作,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家长的全力支持点赞!
陈老师的这节课上的是Part C小故事,整节课思路非常清晰,条例明确,学生在她的带动下完成了Being a good citizen的思维导图,完成本节课task,值得学习的是Part C故事教学的重难点是需要自己把握的,陈老师把握的很到位,是一节值得学习的好课!
课上的棒,文章分析的也值得学习!
浅谈英语儿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3-11-16 21:26)
栏目:个人博客
英语儿歌是以适合儿童的英语为载体,体现语言浅显、内容生动、节奏明快、韵律响亮等特点,是为广大儿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乐于接受的一种体裁。在小学低年级进行英语儿歌教学能让学生通过聆听、唱诵儿歌的形式兴趣盎然地学习英语。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不能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思考劳动,就会带来疲乏,没有快乐而兴奋鼓动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繁重负担。”低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并保持对英语的兴趣。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科,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抽象的记忆材料,尤其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学习英语多靠机械模仿、反复跟读,时间一长,这种枯燥乏味的学习方法难免会让孩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由此开来,英语儿歌作为小学儿童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其优势就在于借助儿歌的吟诵,在语调、重音、节奏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言语实践,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感性反应,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许多言语特点的前提下,利用语感来接触、学习和掌握语言。
英语儿歌的划分没有固定的标准和界限,但如就其形式而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 节奏儿歌
节奏儿歌突出节奏,它通过节奏的变化和拍手或踏脚来表现声音的强弱,表现儿歌的美感。学生能很快找到节奏,进入学习情境。
例如:A pencil, a ruler
I can see
A pencil, a ruler
Foryou and me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尝试打鼓点节奏。学生在节拍中,慢慢地学会了pencil、ruler等词的发音,他们节奏打得起劲,学得也开心。
2. 动作性儿歌
动作性儿歌是要求既有节奏、又能适合表演的儿歌,强调以肢体动作表现儿歌的内容,这种儿歌充分运用了少儿活泼好动的特点,让少儿在肢体发展的同时,自然得开口说唱,快乐地接受英语。
例如:Head,shoulers, knees and toes, knees and toes
Head,shoulers, knees and toes, knees and toes
Head,shoulers, knees and toes
Head,shoulers, knees and toes, knees and toes
又比如:Alphbet Song,26个字母的读音,如果光是让学生反复念读,学生不可避免的会对此产生抵触情绪,但如果加上生动形象的动作,他们做得开心、唱得开心、学得也就更加用心。在课堂中发现,这一形势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3. 游戏性儿歌
游戏性儿歌多是以问答的形式来表达内容,可以一问一答,也可以眼神连续问答。这一类儿歌形势活泼,问者自由,答者也无拘无束,句式简单。
例如:Who stole the cookies from the cookie jar?
Who? Me? Yes, you! Not me! Then who?
总而言之,将英语儿歌与学生的英语相结合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他们的学习动力、开启他们的心智、陶冶他们的情操,都具有很大的隐形作用,真正体现了快乐教育的宗旨。
阅读(1009) | 评论(0)
前一篇:责任杯反思
后一篇:浅谈《做一个有故事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