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组:
学科组:
我的博客数:121
我的评论数:9
• 个人博客 (121)
短短一堂35分钟的课程,老师需要花费这么多准备,我好想再重新做二年级的孩子啊,老师辛苦啦!
谢谢宋老师的推荐,受益匪浅,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作为家长,我都应该找到这本书细细读读!
错题本的确是个好宝贝,教会学生用好这个宝贝,在复习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科之间是相通的,宋老师布置给孩子的错题集这项作业,不仅让学生学习总结得失,还让学生乐在其中。
收通过集错题,学生可以仔细阅读题目,分析错误原因,思考正确解题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梳理问题。宋老师的第四步:重复练习(变式练习),是我以前没有想到的,值得我学习,和学生们分享、运用。
数学学习淘宝,很有新意的名字,看到宋老师很用心地成为了“错题控”,由衷倾佩,向宋老师学习!
利用错误资源进行教学,是这些年很多人的研究课题。
本课时教学难点是学生对“无限”的体验与感知,宋老师在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上下足了功夫,值得我学习!
教师不断提升,才能获得话语权。
“责任杯”反思 (2013-12-20 16:00)
栏目:个人博客
感想责任杯
“责任杯——同课异构”教学竞赛在热烈的欢呼声中落下帷幕,这样的比赛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而且让自己开阔了眼界,收获了许多,更深刻认识到同课异构的优势。下面是我对责任杯活动的感想和对自己同课异构教学的一些反思:
一、 吸收“金点子”
通过结合组内听、同伴互学,我发现我们的伙伴们没有盲目地照本宣科组织教学,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根据自己对新教材的解读,灵活地处理了教材,完成了知识的教授。通过他们的再创造,课堂上总能发现一些教学“金点子”。二年级蒋嫣洁老师的《条形统计图》把“统计图涂色”形象地比喻成“粉刷匠”工作;张来文老师的板书把整堂课教学梳理得清晰有序;一年级崔倩倩老师的《加与减》练习设计新颖;顾天翔老师的创意多多,编数学故事让学生加深加与减的认识。这些“金点子”会让你眼前一亮,而这些“金点子”在教材上,教参上根本没有的,这些都是老师们创造性劳动的结果,是他们大智慧的充分体现。
二、收获进取心
在这一次比赛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了一种积极的进取心。在福山这块福地上人才辈出,个个卧虎藏龙。在设计教案时我想不能在拿自己老一套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了,所以必须改变心态和教学思路让自己重新出发。通过这种改变,我发现思路变开阔了,比如在设计这堂《加与减》时,推翻了以往直接出示小鸟图说算式揭示秘密,取而代之的是设计小朋友们都喜欢的“百亩林”情境,设计了几个任务,如“小树林”“编数学故事”、“小豆沙坑”“找加减金钥匙”等,学生的兴趣大增,有一定学习效果。在设计的过程中,自己也换位到孩子的角度,体会到教与学的内在联系。并从中收获了信心和进取心。
三、了解不足和前进方向
有人说教师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成长。我认为自己就是这样在工作中不断地通过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思考学习成长,所以下面谈一谈自己在授课中的不足之处,以便日后能在教学中更加精益求精。
不足:
1.教学设计中没有考虑到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学生的思考空间和语言表达阐述机会较少。
2. 在练习设计中层次把握不当,减少重复性练习。
前进方向:
1. 发挥同课异构中各位教师的优势,做好课堂教学。
2. 把握好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效注意策略和方法。
3. 练习设计要减少重复性,要适当增加拓展性题型。
通过这样一个同课异构的教学比武,我们对新课程的教学处理有了多方位的思考,“聚焦课堂”的背后,是对学生、对教师自身的聚焦,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
(宋单俊)
阅读(16) | 评论(0)
前一篇:平面图形的认识
后一篇:读《做一个有故事的教师》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