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瑛莺

部门组:北校区语文组

学科组:语文

我的博客数:138

我的评论数:21

• 个人博客 (138)

汤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识字教学中,“棉”和“恶”都是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来认识部首和意思,蚜虫和七星瓢虫老师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介绍给大家,在对课文内容有所感悟后进行朗读。老师在课堂上还训练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划词句的能力。读课文时也让同桌相互检查,听清对方朗读时是否正确。

汤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沉稳大气,令人佩服。在教学生字时,重点让孩子们借助字典自己去查找并理解含义。在教“棉”字时是通过理解字典中对这个字的解释,再结合“棉”的字形,让学生们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字。因为“棉”是一种植物,所以是木字旁,棉花是白色的,并且“棉”通常可以制成毛巾之类的东西。巧妙地交给了学生识字的有趣方法。

《棉花姑娘》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汤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很强的设计感,把一节内容很简单、句式基本重复的课文上得很出彩。教学中对于生字的的教学很扎实,又教会了孩子怎样记住汉字的小窍门,如果最后一小节的朗读训练再加强一点就更好了。

  这是探究,不是语文!

谢谢汤老师的精心点评!如此专业,敬业,向你致敬!

嗯,有始有终的好活动,值得点赞!

善于观察,富有智慧的老师!

用心的点滴,会汇成欣慰的小溪,为你的创意和用心鼓掌。

绘本教学最有趣的在于想象,你的课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

《妈妈,我们做个月亮吧》这一绘本采用剪影的画面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独特的故事。既讲述了一位女孩的童真又表达了孩子对妈妈暖暖的爱这一主题。面对这样的主旨对二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汤老师则深入浅出,通过抓住一句话“妈妈,我们做个月亮吧。”、一个做月亮的配方带领孩子打开阅读之门,借助读读、议议、想想等方法带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阅读世界。

复习课教案 (2015-01-14 15:46)

栏目:个人博客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 通过反复阅读,读懂每句话是怎么说的,各说的是什么意思,其中哪个意思是主要的。

2. 从结构上、思路上认识每句话或每个句组之间是按一定顺序连接的,是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的,并将其连起来形成一段意思完整的话。

3.通过整理句子的顺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说话写句的条理性。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找出正确的开头,有了首句才能依此类推,整理句序。

教学难点:

弄清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关系,找出正确的排列顺序的根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趣味题]  “羊、山、小、上、草、吃”,这六个字你能通过不同的组合,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句子?

小结:有些排列成句子后,意思合理、句子通顺,但是,有的却被大家否定了,就是因为不合理、顺序混乱,今天我们要将这个本领好好发挥一下,挑战更多的句子,让那些原本排列错乱的、条理不清的句子,经过大家的整理、编排,使它们成为条理清楚、通顺连贯的一段话。

2.学做小老师。

这些排列句子时要用到的秘密武器,都不够完整,你能准确地填空,让它们变完整吗?

整理句子的顺序时,可以这样去做:

1)认真(    )每个句子,理解它们的(    )。

2)综合每句话的(    ),想想这些话主要说的是什么(    )。

3)找出排列顺序的根据

4)按照确定的根据来(    )、(    )句子。

5)按照排列好的顺序仔细(      ),检查排列是否(     ),是否(     ),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     )。

2.掌握了秘密武器,我们就可以挑战了。

大家来闯关:第一关

A.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有些错乱的句子,我们在排列时,应仔细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常见的错乱句子,往往叙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动的具体过程。那么,我们就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排列。

  )他想,这是谁丢的,真不讲卫生。 

  )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 

  )忽然,他看见有几个小同学在打扫操场,争做好事。

  )下课了,张良在操场上玩。 

  )他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刚才看到的那一团白纸。

  )想着,他就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团废纸。 

提问:读完后,你能大概说说你读到一件什么事?

      你认为哪一句是第一句,为什么?

      你认为哪一句是要特别要再想一想的,为什么?

四人小组商量。

反馈: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叙述了张良在操场上看到了一团废纸,经过思想斗争,最后拾起了那团废纸的过程,层次清楚。在排列时,我们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排列为 4261753

B、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对一些错乱的句子,我们可以找出表示时间概念的词语,如,早晨、上午、中午、下午等词,然后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句子。

  )华罗庚教授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著名的数学家。

  20 岁那年,他得了伤寒病,一躺就是半年,病好后,一条腿残疾,但他毫不泄气,继续向科学城堡进攻。

  )他 14 岁开始自学数学,每天坚持自学10小时,从不间断。

  1932 年,22 岁的华罗庚应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邀请,到清华 大学工作。

  )从 19 岁起,华罗庚开始写数学论文。 

  ) 在清华期间,他看了更多的数学书,并开始学习外文。由于他肯下苦功,进步很快,25 岁时,华罗庚就成了著名的数学家。

提示:排列这段话时,我们可以抓住的时间先后的词是:"14 ""19 ""20 ""22 ""25 " 这些表示年龄的词,

        以时间顺序来排列句子,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正确 的排列应是:

    142536

.小组比赛.

抽取一个颜色,来做。做对的小组得到一颗星。

红色:

  )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根据这段话的特点,"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这句话是个中心句,其他三句话都是围绕着这句话来说的。显而易见,我们可按先总后分的顺序来排列句子。排列的顺序为:2314  四、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 )

蓝色:

  )一听到这熟悉的叫声,我就猜准它一定生蛋了。 (  )我高兴地把蛋拣在手里,还热乎乎的呢。 

  )跨进屋门,果然,一个鹅蛋似的双黄蛋躺在鸡窝里。

  )一天下午,我参加学习小组后回家,老远就听到我家的那只老母鸡"咯咯哒""咯咯哒"地在房子里叫个不停。 

(这段话,我们可以抓住"屋外""屋里"两个不同地点,对句子进行排列,顺 序是 2431。)

黄色:

    )乌龟不停地往前跑,悄悄地跑到兔子前面去了。

    )兔子想:我准能得第一了。它躺在地上睡觉了。

    )比赛开始了,兔子很快跑到前面去了,乌龟落在后面。

(  )最后乌龟先跑到终点。

(  )在树林里,兔子和乌龟比赛跑步。

 

绿色:

  )一天,鲁班见几个孩子在烈日下顶着荷叶玩,很受启发。

  )鲁班一心想为人们做个既能挡雨,又能遮太阳的东西。

  )传说在很久以前,世界上没有伞。 

  )于是,他照着荷叶的样子,用竹条扎成架子,蒙上羊皮,做了起来。

  )鲁班的妻子瞧着伞,高兴地说:“要能让它收起来就好了。”后来,鲁班终于想出了好办法,造出了现在这样的伞。
四、总结。

阅读(19) | 评论(0)

前一篇:跟随课堂节奏的激励性评价

后一篇:改进阅读方式——教会学生自己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