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瑛莺
部门组:北校区语文组
学科组:语文
我的博客数:138
我的评论数:21
• 个人博客 (138)
汤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识字教学中,“棉”和“恶”都是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来认识部首和意思,蚜虫和七星瓢虫老师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介绍给大家,在对课文内容有所感悟后进行朗读。老师在课堂上还训练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划词句的能力。读课文时也让同桌相互检查,听清对方朗读时是否正确。
汤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沉稳大气,令人佩服。在教学生字时,重点让孩子们借助字典自己去查找并理解含义。在教“棉”字时是通过理解字典中对这个字的解释,再结合“棉”的字形,让学生们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字。因为“棉”是一种植物,所以是木字旁,棉花是白色的,并且“棉”通常可以制成毛巾之类的东西。巧妙地交给了学生识字的有趣方法。
《棉花姑娘》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汤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很强的设计感,把一节内容很简单、句式基本重复的课文上得很出彩。教学中对于生字的的教学很扎实,又教会了孩子怎样记住汉字的小窍门,如果最后一小节的朗读训练再加强一点就更好了。
这是探究,不是语文!
谢谢汤老师的精心点评!如此专业,敬业,向你致敬!
嗯,有始有终的好活动,值得点赞!
善于观察,富有智慧的老师!
用心的点滴,会汇成欣慰的小溪,为你的创意和用心鼓掌。
绘本教学最有趣的在于想象,你的课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
《妈妈,我们做个月亮吧》这一绘本采用剪影的画面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独特的故事。既讲述了一位女孩的童真又表达了孩子对妈妈暖暖的爱这一主题。面对这样的主旨对二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汤老师则深入浅出,通过抓住一句话“妈妈,我们做个月亮吧。”、一个做月亮的配方带领孩子打开阅读之门,借助读读、议议、想想等方法带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阅读世界。
要“管”更要“帮” (2015-04-20 20:43)
栏目:个人博客
要“管”更要“帮”
身为班主任,最常用的一个词应该是“管理”班级,“管理”学生。班级风气好,学生积极进取,都会说“班主任管理有方。”但是我思考的是:仅仅是用管理的手段,能否真正达到效果?如果在“管”的同时,也运用一下“帮”的方法,是不是更有效呢?
帮是以被帮者为主体的,我要帮助你,大主意得你拿,事情得你干。我可以推你一下,拉你一把,至于走向什么目标,达到什么标准,那是你的事。管就不一样了,管是以管理者为主体的,你得听我的,大主意我来拿,走向什么目标,达到什么标准,都由我来安排,你要对我负责,而我要对上级负责。
教师的角色比较复杂,既不是单纯的帮助者,也不是单纯的管理者,而是二者兼而有之。帮和管是两条截然不同的思路,教师却必须把它们结合起来,还不能生硬结合,而要有机结合,融会贯通;这还不够,还要使二者分出主次。难怪当班主任的感觉这么不好找了。但是一旦能找对,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学生,都是受益无穷的。
班级里有一个孩子,脾气很倔强,但是也很好强。如果他写的字马虎难看,老师要求他重写,他会非常难受,甚至还会发脾气。他第一次发生这样的情况时,我没有说什么大道理去教育他,而是静静地坐在他身边,然后开始帮他把铅笔卷好,然后问其他同学借了一块橡皮,帮他擦掉那些难看的字,一边擦,我一边自言自语:“嗯,这块橡皮效果不错,很好用,擦起来很轻松,擦得也很干净。”擦完了,我拿出垫板,一边垫进本子,一边又说:“有了垫板,应该也会写出好看的字。”然后,我在他的本子上开始写了起来。这个孩子从原本的大哭大闹,到渐渐地安静下来,还好奇地看着我做着这一切。我帮他把词语的样子都写好,然后默默把本子推过去,并问:“我写了第一遍,每个词语还剩下两遍,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和我合作写完。而且,要模仿我的字?”他几乎没有考虑,马上点头说:“愿意!”接过本子开始静静地写了起来。
等他写完,我一边批改,一边说:“这个字真好看,甚至有几个还超过了前面的那个样子,看来,我要被超越了。”我偷偷瞄了他一眼,他得意地笑了!
老师对学生,不能不管,但是,有了问题,只是“管”,而不“帮”,那学生和老师之间就永远只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发展,老师从“管”多“帮”少,应该渐渐发展为“帮”多“管”少。如果你是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在和班级的学生磨合一段时间后,甚至可以达到学生“帮”老师,学生“管”学生,那么,这样的班级才是真正有凝聚力,真正有积极进取的好风气的班级。
阅读(17) | 评论(0)
前一篇:悦读乐享——3月墙报
后一篇:《我给奶奶送阳光》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