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瑛莺
部门组:北校区语文组
学科组:语文
我的博客数:138
我的评论数:21
• 个人博客 (138)
汤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识字教学中,“棉”和“恶”都是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来认识部首和意思,蚜虫和七星瓢虫老师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介绍给大家,在对课文内容有所感悟后进行朗读。老师在课堂上还训练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划词句的能力。读课文时也让同桌相互检查,听清对方朗读时是否正确。
汤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沉稳大气,令人佩服。在教学生字时,重点让孩子们借助字典自己去查找并理解含义。在教“棉”字时是通过理解字典中对这个字的解释,再结合“棉”的字形,让学生们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字。因为“棉”是一种植物,所以是木字旁,棉花是白色的,并且“棉”通常可以制成毛巾之类的东西。巧妙地交给了学生识字的有趣方法。
《棉花姑娘》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汤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很强的设计感,把一节内容很简单、句式基本重复的课文上得很出彩。教学中对于生字的的教学很扎实,又教会了孩子怎样记住汉字的小窍门,如果最后一小节的朗读训练再加强一点就更好了。
这是探究,不是语文!
谢谢汤老师的精心点评!如此专业,敬业,向你致敬!
嗯,有始有终的好活动,值得点赞!
善于观察,富有智慧的老师!
用心的点滴,会汇成欣慰的小溪,为你的创意和用心鼓掌。
绘本教学最有趣的在于想象,你的课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
《妈妈,我们做个月亮吧》这一绘本采用剪影的画面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独特的故事。既讲述了一位女孩的童真又表达了孩子对妈妈暖暖的爱这一主题。面对这样的主旨对二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汤老师则深入浅出,通过抓住一句话“妈妈,我们做个月亮吧。”、一个做月亮的配方带领孩子打开阅读之门,借助读读、议议、想想等方法带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阅读世界。
《妈妈,我们做个月亮吧》教学反思 (2016-11-15 16:25)
栏目:个人博客
书名 |
妈妈,我们做个月亮吧 |
||
学科 |
语文 |
授课班级 |
二(6) |
设计者 |
汤瑛莺 |
课型 |
绘本教学 |
单元目标(绘本不填) |
|||
|
|||
本节(课)教学目标 |
|||
1、阅读绘本故事,能观察图画中的细节,知道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2、理解语言文字,知道“呢喃”、“苍穹”的意思,并通过理解词语,用准确的情感来朗读句子。 3、体会绘本中表达的爱、友谊和自己动手创作的乐趣。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
教学重点: 学会观察图画,合理想象和猜测,并结合说话练习,体会作者的感受。 教学难点: 模仿文中的片段,续编诗歌语言。 |
|||
教学媒体(资源) |
|||
课件制作
|
|||
教学过程: |
|||
一、看封面前言、激发想象 1、出示绘本封面,让学生观察图上画着什么?猜到了什么? 2、介绍本书的特点和作者。 你看到的主画面是不是都是只有黑白两色,而且很朦胧?那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克莱 莱斯就是一个剪影画创作者。我们的故事中的主人公生活在农村,这样的剪影画再配上那些深深浅浅的土黄色,让我们的故事充满了田园般的美。作者在这本书的前言写到(出示前言) 3、认识书的“前言”部分,知道从这里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二、走进故事、感受亲情。 1、提出小女孩的心愿,感受这个愿望的强烈。 有一个小女孩,有一个心愿——“妈妈,我们做个月亮吧!”小女孩轻轻地呢喃道 呢喃的意思是:小声说话 你猜猜她为什么要小声对妈妈说? 小女孩希望这个月亮……(出示后两句) 你轻声读一读。 请几个学生读一读小女孩的话(读出轻声、请求、担心的语气) 2、观察画面,小女孩在提出这个愿望时,妈妈在做什么? 3、想象说话练习。 小女孩的心愿这么特别,看“小弟弟抬头看。小狗阿布也睁开了一只眼睛”。你猜猜,他们在想什么? 说话练习:小弟弟抬头看,他心想:( ) 小狗阿布也睁开了一只眼睛,它心想:( ) 任意挑选一个来说。 4、继续读绘本。看看小女孩的心愿。 小女孩为了说服妈妈,她继续努力着,她说:“妈妈,我们做个月亮吧!不会花费太多的。只需要二手的星尘和剩余的爱。”为了说服妈妈,小女孩已经有了一个做月亮的计划,让我们来看看,她觉得做一个月亮需要些什么? 5、前后文字结合,回忆“爱”字出现的次数。 此时,你已经第几次听到这句话了“妈妈,我们做个月亮吧。” 6、出示:“妈妈从橱柜抽出了一个褪色的旧盒子,它是用手工做的,系着漂亮的丝带。” 师: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盒子? 生:合理想象 7、 前后文字结合,尝试为绘本配文字。
三、活动导入,升华情感。 1、学习绘本中出现的“月亮的配方”后,自己尝试来写写:你觉得做月亮需要什么? 音乐背景,学生书写,写后交流。 为大家读一读,你的月亮配方。 2、 将自己写的配方纸投入盒子中,体会神秘,激动的心情。 3、 模仿绘本,动手操作。 理解“搅和”后,请一位学生上台做一做。 4、自己读结尾部分,体会一气呵成的做月亮过程。 引导理解: “苍穹”就是广阔的天空。大家踩着用什么做的星之阶梯,你能猜到吗?
四、 揭示中心,升华感受 一轮发出温暖光芒的银色月亮挂在了天上,星星们都一闪一闪露出了笑脸。“妈妈,我们挂起了 月亮!” 1、 师:孩子们此时内心是怎样的? 最后一句话,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说呢? 妈妈听了,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2、你有自己想做的东西吗?现在如果你要达成这个心愿,你会怎么做呢?
《妈妈,我们做个月亮吧》绘本阅读教后感 儿童阅读是需要引导的。我以为,语文教学应该走出围着一本教材转的局限,应该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关注学生们“以后的幸福”,应该把课外阅读引入课堂,把学生们引入到广阔的、精彩的课外阅读中去。 绘本是一颗“火种”,可以点燃学生阅读的兴趣。利用《妈妈,我们做个月亮吧》这本绘本,我尝试激发学生阅读的快乐和主动性。所以我从封面入手,让学生观察并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看到的事物一定会让人产生联想。所以我会让学生大胆想象,猜一猜。在猜的过程中,学生有了探索绘本内容的欲望,迫不及待地想要翻看。此时我带着学生翻开绘本,进入故事,一页一页地讲述。在此过程中,如果有重难点,我就停下来,利用不同的方法来引导。如:小女孩的心愿这么特别,看“小弟弟抬头看。小狗阿布也睁开了一只眼睛”。你猜猜,他们在想什么?这样的想象说话练习,还可以选择自己想说的对象来说。学生比较有兴趣,也没有压力,可以畅所欲言。 绘本阅读可以把生命往温暖、明亮的地方引领。在《妈妈,我们做个月亮吧》这本绘本中,孩子们和妈妈一起做月亮的过程是最温暖、最充满爱意的。所以我让学生们也一起感受一下这个过程。我设计了一个环节,“除了绘本中提到的那些做月亮的配方之外,你觉得做一个月亮还需要什么?来想一个,把它写下来,给大家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在柔和的音乐声中,学生们开始写下自己心中所想,写完的孩子可以到前面去给大家读一读。读完的配方纸,放进一个盒子里。很多学生跃跃欲试,都觉得想将自己的神秘配方放进那个盒子里。等大家放完后,学着绘本中的“搅和”一下,月亮在黑板上升起……每个孩子都体会了这个过程,都参与了这个合作、温暖人心的活动。这比老师直接说出绘本的主题更有效地让学生知道了,月亮是用“爱”做出来的。 初次尝试绘本教学,仍有许多遗憾。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还应该将阅读的方法进行归类,并板书,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读绘本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读。这个不足之处,我将在下一本《小猪变形记》绘本教学中弥补。 老师如果能做儿童阅读的引路人,把学生带进“不朽的故事”里,带进课外阅读的芳草地,那学生将终身受益。
|
|||
|
|||
板书设计: |
|||
泛着银色光芒的溪水, 天鹅闪亮的羽毛, 负鼠爪子上的梦想之尘
月亮的配方 …… (小朋友课堂写的贴上去)
|
阅读(47) | 评论(9)
前一篇:《妈妈,我们做个月亮吧》绘本教学反思
后一篇:为幸福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