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珺

部门组:小学部-英语

学科组:English

我的博客数:116

我的评论数:8

• 个人博客 (116)

陈老师:看了你的文章我很感慨,学习联系实际、联系自我并付诸行动,这是成为优秀教师的良好品质,赞赏你!石惠新

正达为每一个福娃提供了成长、展示的舞台,我们的福娃很幸运、很幸福!

享受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分钟,看到每个孩子的不同,鼓励他们朝着自己原本的样子越长越好,你真棒!

同为班主任的我们,有着同样的感悟!相信孩子们通过这次比赛都收获了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

Impossible mission变成了possible, 而且是做到了commendable,为你们点赞!

为小朋友们整齐划一的动作,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家长的全力支持点赞!

陈老师的这节课上的是Part C小故事,整节课思路非常清晰,条例明确,学生在她的带动下完成了Being a good citizen的思维导图,完成本节课task,值得学习的是Part C故事教学的重难点是需要自己把握的,陈老师把握的很到位,是一节值得学习的好课!

课上的棒,文章分析的也值得学习!

从朗文3B Ch2 A Good Citizen 谈英语课堂中的合作 (2016-12-17 16:23)

栏目:个人博客

《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健康的品格。那么如何通过合适的教学活动方式,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呢?在认真研读了朱浦老师主编的《小学英语教学关键问题指导》一书后,我对此问题进行了思考。现以自己今年责任杯的比赛课A Good Citizen为教学案例,对英语课堂中的合作进行简单探讨。

(一)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朗文Welcome To English三年级第二册Chapter 2 Helping Others,这个Chapter共三个课时,通过第一、二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目标单词hungrythirstysickcoldhottired等单词和give back things you find give up your seat to needy people throw litter in the binhelp people when they’re lost等词组,基本能用这些词准确描述自己和他人的感觉,并运用相关句型Here’s/ Here are… for you.给予他人帮助,本节课是朗文Part C的故事教学,要在前两课时的基础上,在语境中感知学习新单词和词组:

poster,, carry, considerate, pregnant, honest, compassionate, neighbor, shopping, get on a bus, collect money for the people等,并在语境中继续练习对他人提供帮助的相关句型Let me … for you.  Here’s a / some … for you.同时通过帮助Polly完成thinking map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思考,如何成为一名good citizen,整节课,感受如何成为good citizen,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是英语课程育人价值的体现。

(二)设计思路

为了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能就good citizen这一话题进行合作交流,提升综合语用能力,我设计了各种生生、师生的教学活动。

1. 通过故事表演的方式,提高学习效果,提升合作能力

     本节课的主体文本是朗文中的Part C故事,Polly在一天中帮助老师开门、在车上给孕妇让座、在街道上参与慈善捐款以及帮助邻居伯伯搬东西,这些都非常适合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活动方式。学生可以通过Polly、老师Miss Brown、车上的孕妇等角色,运用所学过描述感觉和帮助别人时使用的语言知识,进行表演。要进行表演就意味着有课堂内的生生合作。根据情境的不同,学生或两人或三人、四人一组,从分配角色开始,就已经开始在进行合作了。作为教师,需要观察在教室中有无落单的学生,还需要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能力,观察在分组过程中,是否做到强弱互补。在故事的准备过程中,学生会进一步合作,他们不仅需要记住自己的角色和台词,还需要清楚同组组员的角色,并了解他人台词,从而知道何时轮到自己说话。表演与背诵不同,学生通过讨论、合作,安排了动作,有时为了让表演更加生动形象,他们还需要在教室里找到简单的道具,例如,在表演Polly帮助拿了很多书的老师开门时,学生们拿出了自己的课本,为了体现书很多很沉,他们合作,把书叠加在一起。只有通过全体组员的通力合作,才能保证表演的顺利进行。表演的展示环节,一部分学生成为了演员,而更多的学生是观众,他们通过看和听,对所学课文又进行了复习巩固,这就是生生之间的合作。而作为教师,在每组学生表演结束后,我也会进行适当点评和评价,这又转化成了师生合作。

2. 通过任务的方式,实现信息交流,合作完成任务

任务型语言教学和我们日常的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日常教学是按照教学提纲,按照一定是顺序来学习语言的。而任务型教学是要给孩子们提供一系列交际性的任务,要求学习者使用目的语来完成这些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接触、感受、体验并使用这些语言项目,从而学习语言。英语教学中的人物,大多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通过讨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为此,我精心设计了brainstormword puzzle等几个小任务。在brainstorm这个任务中,我依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实践生活和经验,以前两课时已学语言点为基础,让学生以两人一组的形式,对How is a good citizen?What should a good citizen do?展开讨论。在做讨论时,学生带着明确目的,运用所学的语言与同学交流信息,进行着有真实意义的合作。再以word puzzle这个任务举例来说,学生需要根据音标,在puzzle中找到与How is a good citizen?相关的几个新单词,并根据相关单词的注解,找到与词义相关的图片。在任务开展的过程中,这一任务对学生而言充满挑战,如果让学生独立完成,会有一定难度,但由于是生生合作的形式,就降低了难度,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他们对这个任务非常有兴趣,完成度也较好。

在每个活动结束后,我也适时做了点评,针对学生还较薄弱的环节,给予一定指导。例如,在brainstorm环节,学生对于How is a good citizen?这一问题的词汇量的还比较有限,我及时给出了点评和反馈,并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这又体现了教学中的师生合作。

(三)几点反思

1. 展示活动欠合作。由于时间的关系,最后的post-task环节,我要求学生以个人为单位,依据How is a good citizen?What should a good citizen do?How does a good citizen feel?三个问题,对being a good citizen这一内容进行思考,并谈谈自己的感想。这一整段语言的描述是整个单元的总结,但要在课堂上及时反馈出来,对于语言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能合理调整课堂互动时间,或者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删减,可以在这一个展示活动时,仍旧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活动,这样,对于语言内容较弱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先选择说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东西,而不至于被一大段内容吓倒。

2. 教师角色需思量。在任务过程中,教师并不是一个旁观者,教师也应该是合作者。我虽然有这样的意识,但相较于生生合作来说,师生合作还比较欠缺。最后的post-task中,若能在学生展示结束后,和学生一起畅谈,并通过评价和点播,实现第二层次的师生之间的合作,课堂的效果一定会更好,这也会反过来进一步促进生生之间的合作。

由此可见,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合作无处不在。这需要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能融入到课堂中,让合作有内容有意义。在活动开展中,教师也应思考好自己的角色定位,积极参与到课堂合作中,相信这样的课堂一定会更有效!

阅读(645) | 评论(1)

前一篇:责任杯教学反思

后一篇:我是学生喜欢的老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