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琳珺
部门组:小学部-英语
学科组:English
我的博客数:116
我的评论数:8
• 个人博客 (116)
陈老师:看了你的文章我很感慨,学习联系实际、联系自我并付诸行动,这是成为优秀教师的良好品质,赞赏你!石惠新
正达为每一个福娃提供了成长、展示的舞台,我们的福娃很幸运、很幸福!
享受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分钟,看到每个孩子的不同,鼓励他们朝着自己原本的样子越长越好,你真棒!
同为班主任的我们,有着同样的感悟!相信孩子们通过这次比赛都收获了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
Impossible mission变成了possible, 而且是做到了commendable,为你们点赞!
为小朋友们整齐划一的动作,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家长的全力支持点赞!
陈老师的这节课上的是Part C小故事,整节课思路非常清晰,条例明确,学生在她的带动下完成了Being a good citizen的思维导图,完成本节课task,值得学习的是Part C故事教学的重难点是需要自己把握的,陈老师把握的很到位,是一节值得学习的好课!
课上的棒,文章分析的也值得学习!
《课堂研究》读后感 (2017-03-17 17:02)
栏目:个人博客
浅谈练习的系统设计
——读《课堂研究》有感
近日,拜读了钟启泉老师的著作《课堂研究》。钟启泉老师是教育界的泰斗,能在他写的书中学习他的先进教育理念,让我倍感荣幸。书中的第十一章,练习的系统设计给我的感受和启发最深。
如果要回顾今年上海“两会”的关键词,我想应该少不了“减负”两个字。今年的“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和教育专家指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一个综合性问题,与我们传统文化的惯性、教育观念的固化、社会心态的助推、教育生态的问题、校外环境的影响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他们同时也注意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因素最终导致了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例如,等第制评价的实施不到位,教育培训市场鱼龙混杂,部分社会培训机构发布虚假广告等,当然这其中还包含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设计并非十分合理。最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改变不了大环境,但是对于作业练习设计,的确需要我深思。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适当合理的练习作业时天经地义的事情,关键是这些作业是否发挥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传统的应试教育作业,以简单的机械性操练为主,其死板僵硬的形式令人生厌。钟老师在书中指出:一线教师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机械性练习”走向“有意义练习”。让学校的练习变得更自由、更快乐、更有趣,不是乌托邦。那么该如何设计练习呢?钟老师也在书中提供给了我们三条基本准则:
-
基于课标的练习系统设计。良好的练习应该是符合课程标准的,而不是教师自己凭感觉随心所欲设计出来的。
-
基于单元的练习系统设计。现在的课堂都是以单元设计为基准,因此只适合单课时的练习已经过时。这需要教师不管在课前课后,都时刻关注单元整体内容。朗文3B Ch5的单元目标是,能用适当的语言,对他人过去和现在的身高体重进行问答,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调查。在教授完这一单元后,我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让学生进行互相调查,最后结合问卷调查内容,形成一段有关同学基本信息的介绍。对于这项作业,我认为是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而且我欣喜地看到学生下课后就积极主动得进行互相采访。
-
基于差异的练习系统设计。这里主要是指基于儿童差异的分类、分层、分型的练习系统设计。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就强调要关注学生间存在的差异,这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中,这同样适合于课后的练习。还记得两年前在教二年级时,我布置了一篇有关seasons的小作文,考虑到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有些较弱的孩子会在写文章时遇到一定困难,因此我提供了三个模板,提供的句子结构有多到少,那孩子在做作业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模板。
阅读(821) | 评论(0)
前一篇:我是学生喜欢的老师吗
后一篇:外语节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