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组:

学科组:

我的博客数:121

我的评论数:9

• 个人博客 (121)

短短一堂35分钟的课程,老师需要花费这么多准备,我好想再重新做二年级的孩子啊,老师辛苦啦!

谢谢宋老师的推荐,受益匪浅,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作为家长,我都应该找到这本书细细读读!

错题本的确是个好宝贝,教会学生用好这个宝贝,在复习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科之间是相通的,宋老师布置给孩子的错题集这项作业,不仅让学生学习总结得失,还让学生乐在其中。

收通过集错题,学生可以仔细阅读题目,分析错误原因,思考正确解题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梳理问题。宋老师的第四步:重复练习(变式练习),是我以前没有想到的,值得我学习,和学生们分享、运用。

数学学习淘宝,很有新意的名字,看到宋老师很用心地成为了“错题控”,由衷倾佩,向宋老师学习!

利用错误资源进行教学,是这些年很多人的研究课题。

本课时教学难点是学生对“无限”的体验与感知,宋老师在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上下足了功夫,值得我学习!

教师不断提升,才能获得话语权。

学习反思 (2017-05-19 15:13)

栏目:个人博客

         “十三五”学习收获

                                                                                          ——《不规则图形面积》听课反思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方格数长方形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安排了借助方格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呈现了借助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不同方法:一是方格法,二是化曲为直法,即根据图形特点转化为规则图形来估计,这是估算思想在图形和几何中的运用。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估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全过程,培养学生估算意识、掌握估算方法,体会估算策略和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策略:创设情境导入阶段,让学生欣赏一些不规则图形,感受数学之美,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在探究阶段,让学生小组合作,独立思考,在用数方格的方法中,通过记录、计算、比较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做事先规划的习惯,通过“逐步逼近”的经验探索出更接近实际面积的估算值,从而渗透极限思想。在用化曲为直的方法中,通过观察、思考、转化、计算等思维活动,引导学生感悟转化的思想方法;最后进行了一个达标检测,目的是让学生第一时间巩固与提高。

学后反思:

 有幸在十三五网络学习中,聆听了东北名师王艳玲老师的一节视频课不规则图形面积,让我欣赏到一个充满灵气的课堂,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借鉴。王艳玲老师设计的本课例,我发现着重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入环节清晰明了

课伊始,王老师带领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复习面积单位的规定法,在复习中进一步感受求一个图形的面积,就是看它所包含的单位面积的个数。

 二、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凸显

随着求脚印这个不规则图形面积问题的层层深入,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和小组学习,得到不断的激发,在探究环节尤其让我佩服。王老师出示独立学习指南,请学生从两种学习卡(两种大小不同的方格)中选一个,想办法得到脚印的面积,同时要思考得到的面积和脚印的实际面积相比较。之后王老师又出示小组学习指南,请小组同学按顺序说清楚自己是怎么得到脚印面积的。其他同学负责倾听,帮助,质疑,补充。最后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这几个环节过渡很自然,很流畅,在轻松的学习过程中就探究出在大方格和小方格的不同计算方法,令我很佩服。

三、贴近生活注重感受

王艳玲老师这节课始终围绕生活的主题进行教学,从课的引入,以及练习题的设计都是从生活中选材,教学中将求“脚印面积或测绘土地湖泊面积将学生的视野延伸到课堂外,扩大到生活中。学生不仅学习到了数学知识,而且了解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

四、教师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在整个教学中王老师一直把自己放在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上,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问题的精神。他们小组合作,探索求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数”和“算”的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上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质疑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了知识、概念的抽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展现了孩子真实的思维过程和学习过程。

    作为数学教师,必须根据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努力提高教学素养。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要用更积极的心态来接近名师,使自己尽快的成长!

 

阅读(11) | 评论(0)

前一篇:扬我中华瑰宝 传承珠算文化

后一篇:2016年度规划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