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瑛莺
部门组:北校区语文组
学科组:语文
我的博客数:138
我的评论数:21
• 个人博客 (138)
汤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识字教学中,“棉”和“恶”都是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来认识部首和意思,蚜虫和七星瓢虫老师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介绍给大家,在对课文内容有所感悟后进行朗读。老师在课堂上还训练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划词句的能力。读课文时也让同桌相互检查,听清对方朗读时是否正确。
汤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沉稳大气,令人佩服。在教学生字时,重点让孩子们借助字典自己去查找并理解含义。在教“棉”字时是通过理解字典中对这个字的解释,再结合“棉”的字形,让学生们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字。因为“棉”是一种植物,所以是木字旁,棉花是白色的,并且“棉”通常可以制成毛巾之类的东西。巧妙地交给了学生识字的有趣方法。
《棉花姑娘》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汤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很强的设计感,把一节内容很简单、句式基本重复的课文上得很出彩。教学中对于生字的的教学很扎实,又教会了孩子怎样记住汉字的小窍门,如果最后一小节的朗读训练再加强一点就更好了。
这是探究,不是语文!
谢谢汤老师的精心点评!如此专业,敬业,向你致敬!
嗯,有始有终的好活动,值得点赞!
善于观察,富有智慧的老师!
用心的点滴,会汇成欣慰的小溪,为你的创意和用心鼓掌。
绘本教学最有趣的在于想象,你的课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
《妈妈,我们做个月亮吧》这一绘本采用剪影的画面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独特的故事。既讲述了一位女孩的童真又表达了孩子对妈妈暖暖的爱这一主题。面对这样的主旨对二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汤老师则深入浅出,通过抓住一句话“妈妈,我们做个月亮吧。”、一个做月亮的配方带领孩子打开阅读之门,借助读读、议议、想想等方法带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阅读世界。
三年规划阶段小结 (2017-06-21 18:38)
栏目:个人博客
“幸福”的规划
教师站在学生面前,如果只记得自己是教育者而忘记了自己也是个学习者,他就永远找不到当老师的感觉。作为一个终身的“学习者”,制定规划与目标,能很有效地提高自身的修养、知识、意识与能量。之前制定了“三年规划”,一年过去了,回头来看看,做个总结,深入分析一下,那么接下来的两年,就不至于走得糊涂。
制定“三年规划”时,告诫自己:一名好老师,应该一个心眼为学生,用自己的满腔热情满腔爱,与每一个不同的孩子对话,浇灌学生的生命之魂。生命之魂是德性与智性的统一,教师要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向学生撒播理想的种子、美好情操的种子,这样,这个孩子才能明确人生奋斗的方向,明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既懂得做人的底线、有追求的目标,又有生存的本领。我想,这就是一名好老师应该全力以赴做的事情。而自身的不断学习,就是证明这一切的前提。学习到什么程度?每一年是否都一样?要达到怎样的收获?种种问题摆在眼前。
这一年来,各类书籍看了不少,有的看得马虎,但是发现其中仍有珍宝时,还是会再次翻阅。有的看得投入,总觉得能学有所获。在实际运用中,如果能举一反三,就觉得自己看得值得了。其中有一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有这样一段话,我摘记了下来,经常会反复去看——
“作为教师,要树立育人的观念,若把学生作为考试的机器,我们就丢掉了教育的灵魂。如果教育不追求德性与智性的统一,就是残缺的教育形态。难道,我们要培养的是只有好成绩但自私自利的学生吗?你要做到的就是“艺高胆大”。你把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点、整体框架、来龙去脉都吃透,怎么教都可以把学生教好。”
一个真正的好老师,应该有一个原则,就是以不变应万变。考试题目千变万化,但教学质量是要不变的,归根结底是要教出学生的真本领,让学生真正学会并能学以致用,有了这样的真本领,到考试时一点就通。这样,不管考题怎么变,学生都能考出好成绩。但是,“要想当先生,先要当学生”。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终生是学生,对谁都是学生,他的学习是全方位的和不间断的。原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说得好:“想要了解儿童心灵的秘密,想要揭示教育的技巧和教育科学的秘密,先要把每一个儿童认作是自己的老师和教育者。”
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一年前,你还在告诉自己,教室里新装的电脑和显示屏,要学习一下怎么用好。一年后,我已经开始不满足与仅有的这些功能,试图能将这个多媒体工具运用到极限,并有了很多的“希望”,希望手机上的图片可以直接飞上教室屏幕,让学生可以看到最直接、最新鲜的画面。希望我们的屏幕可以有拍摄功能,让孩子们的表现与画面同步记录下来……而这些“希望”,在一年前,是不可能会有的。虽然我不是一个年轻教师,对于信息化的手段,也是比年轻老师会迟钝一些,但是我觉得,教师必须要有一种对信息的开放态度,总是以好奇的、学习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每一天、每一堂课、每一个学生都是新鲜的,教育的学问是奇妙无穷的。其实“三年规划”在做完后,哪怕只过了一年,都会发现,有些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应该要停下来、拿出来,改一改、变一变。
今天,我就有一个想要改一改,或者说是加一加的念头。一年后的今天,我想为剩下的“两年规划”加一些内容。
1、希望自己能做一个“有个性”的老师。教学必须要有个性,当然,前提是对“个性”的界定要清楚,就是教师把教学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相结合,追求独特的风格,而并非是任性、毫不考虑他人。
我觉得,教学应该讲究规范,但不能标准化。无规矩不成方圆,比如,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这种规范和底线是你必须热爱学生,必须忠于职守,真的懂得你所教的学科。不能标准化,是指教学不是工厂里生产产品。为什么现在很多学生不喜欢上课、觉得上课很累呢?因为“千课一面”。
我们的课应该一个教师一个样。比如,有的老师朗诵特别好,有的老师写作能力特别强,有的老师在课堂上慷慨激昂,有的老师讲课娓娓动听,有的老师很幽默,有的老师逻辑思维强,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学特色。教师要善于把自己的优势、特点、兴趣、爱好放大,形成教学个性。如果老师真的能够做到这点,是不会影响教学质量的,只会提升教学质量。不管是学生也好家长也好,不会对教学个性有非议。
2、希望自己做一个更“幸福”的老师。
老师的工作确实很累,不仅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的心灵成长。教师的待遇也不是很高,属于中等水平。但是,我觉得一个人的幸福感和他所拥有的财富不是绝对挂钩的,关键取决于你对自己工作价值的理解和热爱。
我有这样的感觉,我们年轻的时候是很穷的,但是却感到很幸福。如果每一节课,我认真地研读了文本,又从孩子的实际出发,课上得得心应手,学生喜欢,那么我就有一种成就感、一种满足感,感到很幸福。因为我的劳动在孩子身上起到了一种积极的作用,孩子成长了。
其实,了解学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若想上好课你是要动很多脑筋的,不仅对文本解读要到位,而且要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内心需求、兴趣爱好都进行了解。如果把事情都看得很累,那自己就不舒服了。其实带着一种兴趣,一种探究的心态,去跟孩子交流沟通,你会觉得很有趣。
总之,在这个物质需求不断放大的社会里,作为一名教师,精神上的坚持是非常重要的。这并不是说教师的物质待遇不需要保障,但是,不能过于追求金钱,如果人和钱之间画上等号,失去的就是精神,就是灵魂,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就是学生对学科感兴趣了,对学习有追求了。我一直以为学生的成长就是对我最大的奖赏。
这个两个目标,过于崇高而艰难。需要为此铺垫足够多的知识、素养、理念、技能等等全方面。但是,既然是目标,那么就应该是一面山顶上的旗帜。在山脚下的我,跨出第一步时,目标就是能攀上山顶,拿到旗帜。可能我会一路坎坷、但是不会轻言放弃。
明年,我再次回头看看自己过去的“两年”和剩下的“一年”,希望自己能欣慰地告诉自己:你还在攀登这座山,没有放弃,而且,已经离山顶越来越近了。我给自己做的规划,这是一个“幸福”的规划,这个规划不仅仅影响的是自己,收益的更是学生。如果学生能从我这里感受到幸福,那么,这个规划才是成功的。
阅读(5) | 评论(0)
前一篇:三年规划小结
后一篇:热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