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组:

学科组:

我的博客数:121

我的评论数:9

• 个人博客 (121)

短短一堂35分钟的课程,老师需要花费这么多准备,我好想再重新做二年级的孩子啊,老师辛苦啦!

谢谢宋老师的推荐,受益匪浅,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作为家长,我都应该找到这本书细细读读!

错题本的确是个好宝贝,教会学生用好这个宝贝,在复习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科之间是相通的,宋老师布置给孩子的错题集这项作业,不仅让学生学习总结得失,还让学生乐在其中。

收通过集错题,学生可以仔细阅读题目,分析错误原因,思考正确解题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梳理问题。宋老师的第四步:重复练习(变式练习),是我以前没有想到的,值得我学习,和学生们分享、运用。

数学学习淘宝,很有新意的名字,看到宋老师很用心地成为了“错题控”,由衷倾佩,向宋老师学习!

利用错误资源进行教学,是这些年很多人的研究课题。

本课时教学难点是学生对“无限”的体验与感知,宋老师在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上下足了功夫,值得我学习!

教师不断提升,才能获得话语权。

口算训练计划 (2016-05-23 09:09)

栏目:个人博客

 口算训练计划
 1、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接触两、三位数乘除两位数计算。学生对于算理的掌握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在计算时会出现许多问题,诸如有两步的计算会一直出错,减法一直是软肋,正确率令人担忧,对于后续的学习也会造成很大影响。

2、计算出错原因分析:

1)数感较弱,不能快速感知;2)情绪不稳,不能静心;3)思维定势,先入为主;4)简便方法使用不灵活;5)基本口算不扎实。

事实表明,口算速度快的,笔算速度也快,正确率高,反之,口算速度慢的,笔算速度也慢,正确率低。学生在进行口算时,需要集中注意力,记数目,选算法,在头脑中紧张的思维运算,因此口算能促进学生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

  3、训练内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加末尾有0、中间有0)、括号里最大填几、除数较小的(或除数是整十、整百数)多位数除法。 (拓展)算60

4、训练对策

1)开展每天一练课前两分钟口算练习等活动。由于是新接触的计算知识,不可能达到口算、心算的程度,我先让学生列竖式,掌握计算方法:让一位数与另一个多位数的第一位从最低位乘起,利用竖式的形象性加强学生对计算步骤的记忆。在此基础上,再撤掉竖式,进行口算的训练。

2)送给学生拐杖,帮助学生找盲点 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常用到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这其中的就是一根拐杖,便会让你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做得又对又快。小学三年级中的25×4100125×81000,这也是乘法中的拐杖,我把这两组数叫做黄金搭档。让学生记住了,很多简便运算都会用到这两组数,有的时候还可以利用分解法将题目转换成有25×4=100125×8=1000的形式。同时我会留一个黑板版面给孩子们,让他们将平时发现的巧算方法记下来,大家分享,这样也培养了孩子对口算的兴趣。

  视力有盲点,同样学生的计算也有盲点。比如我班小李同学,我发现他的盲点就是老犯以下错误:3+8102+783×6124×724。找到错误了,就叫他以后遇到时慢点儿算。如果这些基础的不过关,会直接导致中年级的多位数加减和多位数乘除算错,还会导致高年级的小数计算、分数约分等一系列的错误。当然,找盲点不一定都要教师找,可以叫学生自己找,或者家长找、同桌找,找到了就要很好地克服。

  3采取游戏、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练习的兴趣,提高口算效率。

可以以组为单位,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还可以以男女同学各一个小组搞对抗赛,统一在班上每月评一次数学“小明星,以激励学生。另外,我常常利用家长会给家长谈口算的重要性,要求每天能给孩子20道题,可以是和教材进度一致的口算内容,争取取得家长配合,让孩子在家写口算时计时和监督检查,提高口算速度和正确率。

   总之,只有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训练,就会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阅读(17) | 评论(0)

前一篇:2016年度规划小结

后一篇: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