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珺

部门组:小学部-英语

学科组:English

我的博客数:116

我的评论数:8

• 个人博客 (116)

陈老师:看了你的文章我很感慨,学习联系实际、联系自我并付诸行动,这是成为优秀教师的良好品质,赞赏你!石惠新

正达为每一个福娃提供了成长、展示的舞台,我们的福娃很幸运、很幸福!

享受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分钟,看到每个孩子的不同,鼓励他们朝着自己原本的样子越长越好,你真棒!

同为班主任的我们,有着同样的感悟!相信孩子们通过这次比赛都收获了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

Impossible mission变成了possible, 而且是做到了commendable,为你们点赞!

为小朋友们整齐划一的动作,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家长的全力支持点赞!

陈老师的这节课上的是Part C小故事,整节课思路非常清晰,条例明确,学生在她的带动下完成了Being a good citizen的思维导图,完成本节课task,值得学习的是Part C故事教学的重难点是需要自己把握的,陈老师把握的很到位,是一节值得学习的好课!

课上的棒,文章分析的也值得学习!

9月随堂课反思 (2017-09-18 15:55)

栏目:个人博客

9月开学季,也是正达的老师们展示自己随堂课的季节。和公开课相比,随堂课可能没有华丽的“外衣”,但它却如同每天我们在家吃的家常便饭,虽然简单朴素,但同样营养丰富,更加养人。作为已在正达工作了几年的老师,我知道随堂课是老师真正的阵地,也自认为自己对随堂课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把握能力了,然而当这次项目组长钟老师走进我的课堂后,我发现自己要学的依然很多。

那节课的主题是transportation,学习重点是有关去某地询问所搭乘交通工具的问答,这些内容,对于正达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显示是比较简单的。于是在备课时,我就根据学生的学情,添加了一些内容:有激发兴趣的warm-up游戏hangman,有既与课题相关又能活跃课堂课堂气氛的歌曲Over the mountains,有能引发思考讨论的问答Why do we say that  transportation is important in our city life? /When you are thinking about transportation, what influence you? Cost, convenience, time, safety or something else?/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Why do you choose this kind of transportation? 还有涉及文化内容的不同国家对于地铁的不同叫法。当时整节课还是进行得很流畅的,学生也对于这些补充进去的内容也颇有兴趣,这些也得到了钟老师的肯定,随后,她接着给我抛出了几个问题: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在问题逐一出现的问答环节,是不是老师还是捏得太牢了?是不是还是没有真正驱动学生思考表达的动力?细细想来,我们有时候还总是被教学任务牵着鼻子走,有些环节看似流畅,却只是在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些教学任务,而回答这些问题的有可能只是我们所谓的某些学霸。

感恩学校总是给我们一些值得思考的方向,就在那几天,我拜读了石校长给我们转发的的文章《课堂上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接着又有幸聆听了钱志龙博士给我们带来的讲座。钱博士所说的fake question和课堂里最可怕的事可谓是如出一辙。作为小学老师,我也曾有为异口同声地回答而沾沾自喜甚至感到满足的时候。细细想来,我随堂课中问答部分的教学设计虽然并非fake question,但是讨论的环节还是被我控制得太紧且流于形式。在讨论过程中,并非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后,最后发言的学生可能在讨论前就已经完全具备了回答问题的能力,而相对较弱的学生可能在讨论后仍旧无法表达。于是在第二个班里,我对这一部分的教学环节进行了调整,我先让学生对交通工具的特点进行brainstorm,然后把一些关键词写在黑板上。接下来同时出现三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虽然问题没有变化,但对于程度较好的同学来说,他们可以就三个问题畅所欲言,而对于较弱的学生,他们也可以根据关键词,在其余组员的带动下,尝试着说一说,这样一来,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了自己在初为人师的那段日子里一直会有的感受:开开心心、满怀期待地拿着别的老师公开课的课件进入自己的课堂,却意外而又失望地发现,似乎怎么都上不出那种味道。同样的课件却有完全不一样的效果,因为上课不在于你课件里有什么,而在你到底为此费了多少的心思。正可谓是小小改变,大大不同啊!

阅读(713) | 评论(0)

前一篇:9月随堂课反思

后一篇:走进PBL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