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瑛莺
部门组:北校区语文组
学科组:语文
我的博客数:138
我的评论数:21
• 个人博客 (138)
汤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识字教学中,“棉”和“恶”都是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来认识部首和意思,蚜虫和七星瓢虫老师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介绍给大家,在对课文内容有所感悟后进行朗读。老师在课堂上还训练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划词句的能力。读课文时也让同桌相互检查,听清对方朗读时是否正确。
汤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沉稳大气,令人佩服。在教学生字时,重点让孩子们借助字典自己去查找并理解含义。在教“棉”字时是通过理解字典中对这个字的解释,再结合“棉”的字形,让学生们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字。因为“棉”是一种植物,所以是木字旁,棉花是白色的,并且“棉”通常可以制成毛巾之类的东西。巧妙地交给了学生识字的有趣方法。
《棉花姑娘》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汤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很强的设计感,把一节内容很简单、句式基本重复的课文上得很出彩。教学中对于生字的的教学很扎实,又教会了孩子怎样记住汉字的小窍门,如果最后一小节的朗读训练再加强一点就更好了。
这是探究,不是语文!
谢谢汤老师的精心点评!如此专业,敬业,向你致敬!
嗯,有始有终的好活动,值得点赞!
善于观察,富有智慧的老师!
用心的点滴,会汇成欣慰的小溪,为你的创意和用心鼓掌。
绘本教学最有趣的在于想象,你的课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
《妈妈,我们做个月亮吧》这一绘本采用剪影的画面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独特的故事。既讲述了一位女孩的童真又表达了孩子对妈妈暖暖的爱这一主题。面对这样的主旨对二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汤老师则深入浅出,通过抓住一句话“妈妈,我们做个月亮吧。”、一个做月亮的配方带领孩子打开阅读之门,借助读读、议议、想想等方法带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阅读世界。
热身 (2017-10-26 14:14)
栏目:个人博客
热身
——读《PBL项目学习》点滴感悟
当拿到《PBL》这本书时,内心是忐忑的,但是也伴随着激动之情。作为一名二十多年教龄的一线教师,尽管平时不停地在阅读和学习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但是总觉得还是有“气喘吁吁”的紧迫感。试问,一个看起来教学费力、甚至收效甚微的教师,怎么还能面对当今的学生?那些困惑和无形的压力,随着深入阅读《PBL项目学习》一书,内心变得越来越舒缓,仿佛背后有了一股强大的动力在支撑着。
其实,现在落笔成文,对我来说,显然并不完美。但是总觉得学到了什么,想到些什么,还是应该随手写下来。作为“项目设计及辅导指南”,汤姆.马卡姆在书中全面解释了PBL的指导思想、科学精髓、项目设计、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管理等。在研读了这些理论知识后,我进行了反思——我在尝试PBL项目之前,能做些什么?
远在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教学制时就提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 今天,我们研究有效教学,应当仍然要把“教师少教,学生多学”作为基本纲领。学生怎样多学?用什么方法去学?学生在学时,老师做什么?……如果阅读了《PBL》之后,你就会发现精心设计的项目就能帮助学生表现得非常棒。因为PBL专注于发掘学生的无形天赋,让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有趣。
看到这里,我真正体会到:原来把“学生可以多学”的应有权利还给学生,才是第一步。如果连这个最基本的理念都没有,那么后面的那些豪华的项目,也只是空中楼阁。当我将现有的想法和《PBL》一书相结合之后,得出了这样几条目标,我认为也是实现PBL项目学习之前的基础。1、把课本研读权还给学生。2、把自主学习的时间权还给学生。3、把学习活动的空间权还给学生。4、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5、把学习的体验权还给学生。
我在尝试PBL项目之前,能做些什么?或者说,我可以不做些什么?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觉得现在的老师,就是做的太多了,以至于我们的学生无事可做,当一个人觉得无事可做时,“无聊”就会成为学习的代名词。“PBL”给了我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把“教师可以少教”的理念落实在教学日常。一要让学生脑、眼、耳、口、手、笔交相动起来。二要摒弃缺乏思维价值的提问而激励学生发问,以杜绝自己“满堂问”。三要减少单一“看”屏幕的时间,以杜绝“满堂投影”。
书中有一章节是关于“PBL的热身指导”,其中就提到了——建立适合PBL学习的氛围,从动力、激情和目标开始。而这个氛围该如何建立呢?首先就是要以信任和关怀为基础。如果教师能在信任学生的基础上,做到“六个不讲”: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在学生思考或做题时不讲打岔的话;在学生发表不同见解时不讲刺激的话;在学生思考过程中不要太急于讲话。可能,学生
最近,我设计了一个“复习环节小老师”的课堂教学环节。这个环节以前都是由教师完成的,就是在新授之前,会有几分钟的复习过程。这个在拼音学习中比较重要。我们的学生中有很多孩子已经有很好的拼音基础了,他们在课堂上只是一个知识的巩固和积累。既然这样,就可以把一部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最适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水平,并能让所有学生都获益的环节就是成为“复习环节小老师”。学生很快就领会了这个环节的目标和任务,并能和之前看到的老师的做法相结合,加入自己的创新。老师在一旁不需要随时指正,只需要最后做一个精确的点评和总结,一来是鼓励小老师们,二来是让后面跃跃欲试的小老师们更加明确,自己可以怎样做,会更出色。《PBL》中提到的“以学生为师”目前还不能完全做到最佳状态,但是,尝试着让学生成为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的“老师”,就是我们能跨出的一大步。
书中还提到了“团队协作”这个关键词。而在组建团队中,作者特意强调了“使协作与年龄相适应”——如果你的学生还小,那你要调整PBL教学法……教他们如何倾听、如何互相影响、如何分享,这些都将为他们将来的团队协作打下基础。是的,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扎实的基础,即便组成了一个花哨的团队,那也只是一个空架子。
最近,我正在让班上那群一年级的孩子们体验“快乐同桌”的合作方法。课堂上和同桌交流,已经是老套的教学策略了,甚至有些交流是无效的。这种用了很多年的方法,是不是就过时了?我认为,如果用得得当、用得巧妙,不但不会过时,还会为接下来的团队协作打下很好的基础。试问,如果连和同桌交流都无法解决,那么怎么往前走,去和一个团队交流呢?和同桌交流需要练习倾听的能力——特别是,整个班级都在发生交流的声音,此时,看着对方嘴型,眼睛,听者对方的语言,尤为重要。和同桌合作需要练习评价的能力——有的同桌无法接受对方的评价和指正,要么产生矛盾,要么只当没有发生。这些情况一旦出现,如果及时指导并不断强化正确的评价方法,会让同桌交流变得极为有效。当孩子们会和同桌互相影响、分享了,会从同桌身上学到东西了,那么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接着走下一步——和自己的团队进行合作。
书看一遍是不够的,书仅仅拿来看,也是不够的。学以致用才是关键。一个再好的项目,任然需要一个良好的基础。为PBL热身,为PBL打基础,然后才能将这种最先进的理念化为一种有效教学的模式。“动”起来、“跑”起来——让我们为PBL来一场充满激情的热身。
阅读(5) | 评论(0)
前一篇:热身
后一篇:PBL责任杯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