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瑛莺
部门组:北校区语文组
学科组:语文
我的博客数:138
我的评论数:21
• 个人博客 (138)
汤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识字教学中,“棉”和“恶”都是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来认识部首和意思,蚜虫和七星瓢虫老师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介绍给大家,在对课文内容有所感悟后进行朗读。老师在课堂上还训练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划词句的能力。读课文时也让同桌相互检查,听清对方朗读时是否正确。
汤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沉稳大气,令人佩服。在教学生字时,重点让孩子们借助字典自己去查找并理解含义。在教“棉”字时是通过理解字典中对这个字的解释,再结合“棉”的字形,让学生们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字。因为“棉”是一种植物,所以是木字旁,棉花是白色的,并且“棉”通常可以制成毛巾之类的东西。巧妙地交给了学生识字的有趣方法。
《棉花姑娘》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汤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很强的设计感,把一节内容很简单、句式基本重复的课文上得很出彩。教学中对于生字的的教学很扎实,又教会了孩子怎样记住汉字的小窍门,如果最后一小节的朗读训练再加强一点就更好了。
这是探究,不是语文!
谢谢汤老师的精心点评!如此专业,敬业,向你致敬!
嗯,有始有终的好活动,值得点赞!
善于观察,富有智慧的老师!
用心的点滴,会汇成欣慰的小溪,为你的创意和用心鼓掌。
绘本教学最有趣的在于想象,你的课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
《妈妈,我们做个月亮吧》这一绘本采用剪影的画面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独特的故事。既讲述了一位女孩的童真又表达了孩子对妈妈暖暖的爱这一主题。面对这样的主旨对二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汤老师则深入浅出,通过抓住一句话“妈妈,我们做个月亮吧。”、一个做月亮的配方带领孩子打开阅读之门,借助读读、议议、想想等方法带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阅读世界。
PBL责任杯教后感 (2017-11-20 10:52)
栏目:个人博客
PBL责任杯教后感
参加了几届责任杯,每一次,都觉得“责任”之重大。唯有这次,在这种感觉之余,还多了一层感受,那就是:“责任”之远大。因为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为明天培养人才的。PBL项目式学习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在他们的明天,学会学习的方式,学会合作的方式。
正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教育就是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学校不应该成为限制生命舒展的囚笼,而应该成为鼓励学生发现自我、体悟生命本真的舞台。在正达,孩子们体会到的是自由、自主。而正达的老师,最大的目标就是要给学生“松绑”,把自主、自由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自己思维的主人、自己发展的主人、自己活动的主人,自由自在地享受生命的快乐,不断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成就自我。
语文组的责任杯课程主题是“奔跑吧,书籍”。我们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赋予书籍新生命。一年级组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家中剩余书籍跑到幼儿园,让弟弟妹妹们也热爱阅读。为了让幼儿园的小朋友喜欢我们送去的书籍,孩子们
因此,在我的课上,我让大家反馈自己的调查结果。通过口语表达的方式,让学生说说,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在这样的课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方式。而有效的合作,有价值的合作,才是有意义的存在。我让孩子们在项目小组中先说说自己调查的结果。这样一来,每个孩子都能说到,而不会因为课堂时间不够,有的孩子说了,有的孩子只能遗憾。而“说”,只是第一个目的,另一个目的,是让孩子们学会倾听,并合作将听到的进行归类整理。给孩子们一支彩笔,划出大家重复的部分,划出觉得很有趣、有价值的部分。这个步骤,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就很有难度了。但是可以值得试一试,练一练。相信如果今后经常有这样的练习方式,他们在资料整理和在最短时间内找出最有价值的能力会提高。尽管每个小组选出的代表在台上交流时,有的并没有做到归类详细,也没有做到很会找价值亮点,但是我的眼中,却看到了很多难能可贵的优点和惊喜点。比如:有一个孩子很准确的归纳出他们小组有三位同学都写到了“幼儿园小朋友喜欢看绘本故事类书籍。”有一个孩子特意提到了他们小组有个组员写了“调查时要面带微笑,要选择性格外向的小朋友。”还有一个孩子归纳出自己小组的组员不约而同都提到了“幼儿园小朋友喜欢让大人读书,而一年级孩子喜欢自己读书。”……
第一次进行这样的尝试,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知道这个活动的目标是什么就很不错了,至于能否达到,或者达到多少,是其次的。课堂上最真实的生成的,就是我内心的至宝,进行积累和反思后,我已经下决心,在今后的课堂上要更加多的利用这个练习方式。我相信,未来的时代一定是快节奏的,一定是高效率的,因此会有效归类和整理的能力以及在最短时间内善于发掘价值目标,是孩子们今后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
“合作”是PBL活动课程中永远的主题和目标。每一个环节都是对一个合作团队的考验。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合作”是极大的考验。现在的孩子永远在大人的鼓励和表扬中,他们充满自信。多数孩子坚信自己可以完成,自己可以完成得很好。但是他们不知道,一个合作任务不是靠一个人的优秀来支撑的。甚至可爱的孩子们,无法判断自己的弱项,总是愿意替团队去表现。作为老师,如果此时很简单地告诉每一个团队,你们团队中最善于表达的是谁,以后表达的事情他来做;你们团队中动手能力最强的是谁,以后手工活他来做……是的,这样说,可以节约时间,可以让孩子们少走弯路,也可以减少矛盾。但是,这样做了,孩子们直接通往了胜利的结果,错过了最珍贵的过程,那么PBL项目活动的目的就失去了意义。
我在课堂上设计的第二个环节,就是让小组合作在一张大海报上贴上几条事先准备好的“推介书籍的必要条件”。孩子们要选出最重要的4条,然后如果有自己的想法,还可以写上自己的灵感。这时,团队中就会出现意见分歧。而这样的分歧太珍贵了,也很需要。因为老师会告诉大家,当别人有了和你不一样的意见时,请你们也说出自己的想法,努力去说服他人。此时,倾听和表达变得非常重要。而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练习了这样的表达,自主地开始倾听。
最后的展示环节,各小组会上台进行解说,一名代表说说自己小组为何选择这几个选项。其余组员进行配合。有的小组来不及完成,变得很懊恼,有的小组完成了,但是因为比较马虎,发现准备得不充分。也有的小组在自己补充的意见部分,写错了,没有理解意思。但是,这
每一个学生都是自由独特的生命个体,我们呼唤自由的、启发性的、诗意的教育,让精神与精神相遇,努力让学生拥有自由而舒展的生命。教育应该舒展人的心灵,润泽人的生命,让人自由,解放束缚;尊重个性,激发潜能。一节责任杯的PBL课是无法做到这些的,但是我们的课堂能从PBL这个概念中得到什么,得到多少,那就是每个老师应该思考的。不过,思考的时间不宜过长,因为,孩子们的每一天都在汲取养分,他们现在失去的,是无法低估和衡量的。想要让学生释放天性、大胆尝试,
阅读(5) | 评论(0)
前一篇:热身
后一篇:PBL责任杯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