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琳珺
部门组:小学部-英语
学科组:English
我的博客数:116
我的评论数:8
• 个人博客 (116)
陈老师:看了你的文章我很感慨,学习联系实际、联系自我并付诸行动,这是成为优秀教师的良好品质,赞赏你!石惠新
正达为每一个福娃提供了成长、展示的舞台,我们的福娃很幸运、很幸福!
享受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分钟,看到每个孩子的不同,鼓励他们朝着自己原本的样子越长越好,你真棒!
同为班主任的我们,有着同样的感悟!相信孩子们通过这次比赛都收获了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
Impossible mission变成了possible, 而且是做到了commendable,为你们点赞!
为小朋友们整齐划一的动作,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家长的全力支持点赞!
陈老师的这节课上的是Part C小故事,整节课思路非常清晰,条例明确,学生在她的带动下完成了Being a good citizen的思维导图,完成本节课task,值得学习的是Part C故事教学的重难点是需要自己把握的,陈老师把握的很到位,是一节值得学习的好课!
课上的棒,文章分析的也值得学习!
改革开放40周年随想 (2018-03-18 16:38)
栏目:个人博客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随想
学校每年的外语节总是那么紧跟时代步伐,今年的主题改革开放更是让我觉得意外又在情理之中。改革开放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年代,虽然改革开放初期自己还很年幼,有些记忆已经很模糊了,但是作为一个80后,还是能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让自己的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印象中的童年时代,几乎家家户户都住在狭窄的弄堂和小小的房子里,没有自己独立的小房间,电视还只是黑白的,需要加根天线才勉强能看的清楚。那时候的上海,交通也远不及现在那么便利,黄浦江上没有大桥,浦东和浦西间的交通基本只能依靠摆渡的方式。还记得以前的班主任老师住在浦东,每天需要乘坐摆渡船到位于浦西的学校,天气晴朗时倒也算方便,可是一旦到了大雾天,摆渡船一停航,班主任可能就一上午来不了学校了。难怪以前在上海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也不要浦东一间房。1991建成通车的南浦大桥是上海市区第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大桥,它的建成瞬间拉近了浦东和浦西和距离,还清楚地记得,学校特地组织了一次秋游,带着我们进行参观游览。而那之后,黄浦江上的大桥、隧道、和地铁都如雨后春笋般一个紧接一个呈现在人们眼前。现如今上海的地铁已经四通八达,从上海市中心乘坐地铁到达昆山的时间也在一小时之内,这在我的童年时代是无法想象的。
我们的祖国已经变得越来越强大,这种感觉可能在会走出国门时变得越来越强烈。这几年,或跟着学校,或自己旅行,去了些国家,越来越感受到,祖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旅行的路途中总会有各种机会,和当地人闲聊,他们都觉得中国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正在飞速地发展。而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更是交通便捷、生活便捷。生活在国外的华人也因为自己国家的强大,而变得地位越来越高。
受益于飞速发展的时代,感恩自己的祖国,而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就更应跟紧步伐,努力学习,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阅读(959) | 评论(0)
前一篇:责任杯后的思考
后一篇:随堂课(朗文4B Chapter3 Part C)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