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组:
学科组:
我的博客数:121
我的评论数:9
• 个人博客 (121)
短短一堂35分钟的课程,老师需要花费这么多准备,我好想再重新做二年级的孩子啊,老师辛苦啦!
谢谢宋老师的推荐,受益匪浅,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作为家长,我都应该找到这本书细细读读!
错题本的确是个好宝贝,教会学生用好这个宝贝,在复习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科之间是相通的,宋老师布置给孩子的错题集这项作业,不仅让学生学习总结得失,还让学生乐在其中。
收通过集错题,学生可以仔细阅读题目,分析错误原因,思考正确解题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梳理问题。宋老师的第四步:重复练习(变式练习),是我以前没有想到的,值得我学习,和学生们分享、运用。
数学学习淘宝,很有新意的名字,看到宋老师很用心地成为了“错题控”,由衷倾佩,向宋老师学习!
利用错误资源进行教学,是这些年很多人的研究课题。
本课时教学难点是学生对“无限”的体验与感知,宋老师在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上下足了功夫,值得我学习!
教师不断提升,才能获得话语权。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反思 (2018-03-21 17:28)
栏目:个人博客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是在理解了体积的概念和体积的单位以后教学的,上课前我做了一些必要准备,课后认真反思有欣慰也有遗憾。
1、复习导入基础打扎实
开课复习了体积概念,常用的体积单位,再通过比较物体的大小得出观察不能判断体积的大小,引出新课《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整个过程简洁明了,内容紧扣主题,为上好本节课开好了头。
2、小组合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了空间观念。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学生对立体的空间观念还很模糊,注意到实物或教具的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的作用,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对长方体计算公式的理解。在教学时,让学生拿8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放出不同的长方体,并把排数,个数,层数的数据填入实验报告单,启发学生思考,根据记录这些数据,比较数据,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小正方体的个数,排数,层数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关系。最后,得出长就是个数,宽就是排数,高就是层数,从而发现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在教学完长方体的计算公式后,通过练习继续启发学生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联系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整个过程,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学生清楚地理解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来源,并能够根据所给的已知条件正确地计算有关图形的体积。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合作意识也增强了。
存在问题:
1、在知识的生成,巩固应用阶段,没有体现知识间的连贯性,衔接有些生硬和单调。
2、课堂虽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但是还不够严谨,教授时引导的语言不够巧妙,不能很好过渡。课堂用语不简练、评价方法的很单一等还有待学习改进。
阅读(6) | 评论(0)
前一篇:改革开放40周年自我学习
后一篇:外语节学科探究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