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瑛莺
部门组:北校区语文组
学科组:语文
我的博客数:138
我的评论数:21
• 个人博客 (138)
汤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识字教学中,“棉”和“恶”都是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来认识部首和意思,蚜虫和七星瓢虫老师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介绍给大家,在对课文内容有所感悟后进行朗读。老师在课堂上还训练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划词句的能力。读课文时也让同桌相互检查,听清对方朗读时是否正确。
汤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沉稳大气,令人佩服。在教学生字时,重点让孩子们借助字典自己去查找并理解含义。在教“棉”字时是通过理解字典中对这个字的解释,再结合“棉”的字形,让学生们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字。因为“棉”是一种植物,所以是木字旁,棉花是白色的,并且“棉”通常可以制成毛巾之类的东西。巧妙地交给了学生识字的有趣方法。
《棉花姑娘》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汤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很强的设计感,把一节内容很简单、句式基本重复的课文上得很出彩。教学中对于生字的的教学很扎实,又教会了孩子怎样记住汉字的小窍门,如果最后一小节的朗读训练再加强一点就更好了。
这是探究,不是语文!
谢谢汤老师的精心点评!如此专业,敬业,向你致敬!
嗯,有始有终的好活动,值得点赞!
善于观察,富有智慧的老师!
用心的点滴,会汇成欣慰的小溪,为你的创意和用心鼓掌。
绘本教学最有趣的在于想象,你的课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
《妈妈,我们做个月亮吧》这一绘本采用剪影的画面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独特的故事。既讲述了一位女孩的童真又表达了孩子对妈妈暖暖的爱这一主题。面对这样的主旨对二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汤老师则深入浅出,通过抓住一句话“妈妈,我们做个月亮吧。”、一个做月亮的配方带领孩子打开阅读之门,借助读读、议议、想想等方法带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阅读世界。
三年规划小结 (2018-06-20 08:47)
栏目:个人博客
三年规划小结
如今回看三年前制定的规划,那些空洞、宽泛的口号竟让我有了一丝惭愧。记得当时在规划自己三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时,一腔热血,目标远大。总觉得自己经过这三年的磨练,一定会变得更优秀。是的——优秀,我们眼中的学生不也是适合这个词吗?一个优秀的学生自然更令老师喜爱,一个优秀的老师,自然更令学生和同事、领导喜爱。但是,静下心来,细细回味和思考,发现这三年的自己,感受更多的,似乎是——幸福感。不知道是优秀更重要,还是幸福更重要?
-
多学习、多看书,永远最重要。
三年内,学习了很多教育教学的案例,文章。但是仅仅看,是没有用的,要学以致用才行。每每看到一些有趣的文章和学习资料,我都会想着进行整合利用到自己身上。比如,当我看到一篇关于“孩子的书柜很重要”的文章后,我就着手制定了一个“家庭小书吧”的活动。虽然整个过程需要制定繁琐详细的计划,需要一步步做到位,但是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体会到了阅读带来的幸福感,甚至也感染了很多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记得当时,班级中的38个家庭,都根据我制定的活动计划热情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而最神奇的是,花去的时间不但没有拖累孩子们的学习,反而让孩子们都更加热爱阅读,在家里也愿意主动阅读了。
我经常喜欢看一些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特别是儿童心理学。我总觉得,老师如果能了解孩子们的心理,比什么都重要。在和学生接触的日常中,在和学生交流的语言中,在给予学生更多的人生道理中,如果一个老师都是“自娱自乐”,而无法把握到教育的最有效点,那么这样的老师,我觉得其实已经被社会淘汰了。除了课本上的知识,我们应该根据现在学生的心理和特点教给他们什么?我觉得是:
1.好奇心
孩子需要具备的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这可能是首位的。因为你必须要被放到一个教育系统里。在这个标准化的系统里,一个人与标准不同的行为和探索,往往会被抑制,所以好奇心往往会成为牺牲品。而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来尽量鼓励孩子们的好奇心。
正达一向走在教育的最前沿。本学期的“PBL项目式学习”让每个老师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都有了一个历史性的改革。我发现,如果老师带领学生运用这样的学习模式,学生往往是最具有“好奇心”的。所以,这样学习产生的效果也是非常有效的。
2.同理心
在未来的世界,我认为心理问题会是很大的问题。我们有没有办法去看懂人,能够跟一个人感同身受,就很重要。当你对一个人有同理心的时候,你有办法进入他的世界,能够去感受他的痛苦,因此你就不会对他那么敌对、那么无情。一个专业的老师自己就应该表现出“同理心”。这个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对学生来说,难度更大。年龄越小,同理心越少。老师需要潜移默化地将这种专业经验自然地教给学生,学生才会理解、明白,这个有多么重要。
3.沟通能力
一个人要具备沟通能力。沟通能力分为两种,一种是你懂得怎么跟服务你的机器去沟通。未来你不需要懂程序语言来教机器怎么做事,但你要懂得很准确地告诉机器你要做什么。另外一种,是你怎样感染人,能够对一个人、十个人、一千个人去说一件事情,让他们理解你的观点,让他们愿意和你合作,和你一起来做一件事情。
我身为一名语文老师,对自己的要求是不仅仅讲授语文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能把握好一些时机,巧妙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渐渐操练起来,不断地练习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可能我的学生会收获更多。
-
花心思,上好课,永远最重要。
第一年,学校请来专家对我进行课堂教学的指导,这段经历,对我来说极其珍贵和重要。到了第二年,我有了一点进步,也在不断钻研中,体会到了上好一堂课,竟然是有愉悦感的。虽然课堂中也总有瑕疵和不足之处,但是,和学生一同体会、一同经历的每一节课,都是最宝贵。很多时候,下课了,总有孩子会说:“今天的时间过得好快……今天的课真有趣……我还想再上一节语文课……”听了这些话,作为一名老师,足矣!
第三年开始接触统编教材,这又是一次挑战。但是因为前两年的基础,加上学校给与的各种学习机会和自己花点心思,尽量把课上好的决心,为自己争取到了一次组内开课的机会。这次机会又让自己有了提升和思考,课后,组内老师和学校领导给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感觉在后面的教育教学中,更有把课上好的干劲和勇气了。
我们应当有这样的追求:当我和我的学生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当为一堂课的平庸苍白而惭愧,也不应当为一堂课的碌碌无为而悔恨。老师就应该把课堂视为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全身心地投入——投入理想,投入信念,投入人格,投入情感,投入个性,投入热情……投入整个的生命。
-
爱学生,有激情,永远最重要。
有人说,幸福的人走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被认出来。其实,一个幸福的老师,也会被学生一眼认出来。因为,幸福的老师会让学生也感到幸福。
作为班主任,什么都比不上爱自己的学生来的重要。孩子是很神奇的,他们会感受到老师的爱是否真实、真诚。而这一切,不仅仅是靠说,是要靠行动。
本学期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进行了一次总结,进行了一次全校分享。这次分享交流与其说是将自己的点滴经验讲述给老师们听,不如说是对自己的又一次“唤醒”。
这三年中,自己带了两个不同的班级,虽说班级不同,根据学生情况,进行管理的方法也在不断改变,但是唯一不变的是爱他们。当我将自己的爱散播出去的时候,幸福指数也会不断提升。
教师工作就跟交朋友一样。许多人总喜欢责怪别人,怪环境不好,怪别人不喜欢他,但他总不反省自己的为人举止,是否值得他人尊重及欢迎。假如一个人不经常反省自己,只会责怪别人和环境,做老师也一样,只要学生喜欢的老师就是好老师。三年前,我并不敢将目标定位:能成为“魅力教师”,但是,当这个愿望真正实现的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这不是难不难的问题,而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
所谓“优秀”,至少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我们做得比别人相对出色一些的工作及其成果;二是指我们获得的各种荣誉称号。不管是在哪个意义上使用“优秀”这个概念,我都认为幸福比“优秀”更重要。但是,在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里,教师的优秀和幸福并不矛盾,二者完全可以和谐统一的。
与其说是三年规划的一次总结,不如说——这又是一个起点。
李镇西先生说:“坚守教育信念是对的,但目的不是为了什么优秀,而是自己的快乐。别在意优秀不优秀,要在乎你自己每天是否幸福。因为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我不够优秀,还有很多之前规划中的没有实现和达成,但是我还算是幸福,正因为这样,我更愿意去面对下一个三年,更有激情去迎接我的教育事业。
阅读(61) | 评论(0)
前一篇:《文具的家》教学反思
后一篇:《咕咚》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