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瑛莺
部门组:北校区语文组
学科组:语文
我的博客数:138
我的评论数:21
• 个人博客 (138)
汤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识字教学中,“棉”和“恶”都是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来认识部首和意思,蚜虫和七星瓢虫老师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介绍给大家,在对课文内容有所感悟后进行朗读。老师在课堂上还训练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划词句的能力。读课文时也让同桌相互检查,听清对方朗读时是否正确。
汤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沉稳大气,令人佩服。在教学生字时,重点让孩子们借助字典自己去查找并理解含义。在教“棉”字时是通过理解字典中对这个字的解释,再结合“棉”的字形,让学生们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字。因为“棉”是一种植物,所以是木字旁,棉花是白色的,并且“棉”通常可以制成毛巾之类的东西。巧妙地交给了学生识字的有趣方法。
《棉花姑娘》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汤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很强的设计感,把一节内容很简单、句式基本重复的课文上得很出彩。教学中对于生字的的教学很扎实,又教会了孩子怎样记住汉字的小窍门,如果最后一小节的朗读训练再加强一点就更好了。
这是探究,不是语文!
谢谢汤老师的精心点评!如此专业,敬业,向你致敬!
嗯,有始有终的好活动,值得点赞!
善于观察,富有智慧的老师!
用心的点滴,会汇成欣慰的小溪,为你的创意和用心鼓掌。
绘本教学最有趣的在于想象,你的课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
《妈妈,我们做个月亮吧》这一绘本采用剪影的画面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独特的故事。既讲述了一位女孩的童真又表达了孩子对妈妈暖暖的爱这一主题。面对这样的主旨对二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汤老师则深入浅出,通过抓住一句话“妈妈,我们做个月亮吧。”、一个做月亮的配方带领孩子打开阅读之门,借助读读、议议、想想等方法带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阅读世界。
积极心态助力幸福人生 (2018-10-19 15:47)
栏目:个人博客
积极心态助力幸福人生
最近阅读了《教育中的积极性理学》一书,对身为教师的我们很有帮助。其中让我最深受启发的一句话是“育人捷径:以性格优势发展为核心的教育”。
教育没有捷径可以走,但是可以走得更为巧妙和智慧。如果要找到这个捷径的关键,那就是“性格优势”。积极的个人特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来说,是基础、关键,也是优势,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才能,是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径。由此可以得到一个全新的人才观,培养人才的捷径——人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面发展的,只要把自己的优势特征发展到最佳,就能成才,就可以获得成功。积极心理学中的性格优势理论告诉我们:性格优势是积极的、正面的、健康的特质。而我们之所以要研究这个,学习这些,目的就是帮助心理健康的孩子去识别自身性格特质中的闪光点,并教导他们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持续性、创造性地使用那些突出的性格优势,以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性格优势是可以被培养的”。虽然俗语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那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老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如果老师能以每个学生的性格优势特征作为教育辅导的基础,那么可能更容易培养出健康而优秀的学生来。
很多老师在工作中,会有怨言和疑惑。有些老师认为那些“特殊”孩子是没有办法改变了,因为自己用了“所有”的方法;有些老师觉得在工作中心力交瘁,因为花了那么多时间,但是成效并不大,孩子们依然无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一来,工作中何来幸福感?其实,现在的孩子用以前的办法来教,会有成效才怪呢!老师用自己的性格和习惯去规定约束一个班级所有的学生,是毫无意义的。
班中有一个学生,做什么事情都是懒洋洋的,更谈不上认真了。在他周围的学生,都是兴致勃勃地去学习、去活动。即便是这样,也无法带动他的情绪和兴趣。像这样的孩子,在他的性格中,存在“敏感性”和“世故性”的特征。而这种性格,在一个孩子身上是不多见的。在和孩子的家长深入交谈后,得知孩子的父母工作很忙,一般平时的作业和课外拓展活动,都是靠孩子自己独立完成的。而这样的一种所谓的“锻炼”并不没有让孩子比别的孩子更独立,相反,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孩子的作品、作业都会弱一些,这样一来,孩子得到的表扬和同伴的欣赏自然也就很少。长期下来,孩子是缺乏自信的,做事情也意兴阑珊。根据孩子的情况,我首先要求父母有所改变,陪伴孩子共同完成作业或者作品,不可缺少。其次,我特意设定了一个小报制作的活动。因为孩子的爸爸有绘画能力,我和爸爸悄悄商量好,在孩子完成小报时,爸爸帮助孩子一起绘画。
那是一个周一的早晨,孩子们把小报作品交在讲台上。我打开投影仪,开始展示大家的作品……当展示到这个孩子的作品时,孩子们发出了惊呼声,甚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什么都没有说,不刻意点评。因为我知道这个孩子的性格,他的长期以来的世故和敏感,并不一定适合大肆夸赞。我故意浅浅地说:“进步很大,我是很喜欢这幅作品的,不知道愿不愿意送给老师?”听了我的话,这个孩子有点惊讶,随即点了点头……
在这件事之后,孩子开始逐渐有了变化,他开始对很多事情都感兴趣了,特别是需要绘画的工作时,他会主动请缨。
性格是很难一下子彻底改变的,但是有强弱之分。如果我们通过有效的方法,能让一些孩子的性格问题不那么强烈,能用性格中更好的那一面来替代较为薄弱的那一面,那就是成功了。
时下流行“幸福指数”这个词。用心观察,你会发现,越是积极投入的老师越是温暖而美好的样子。相信他们的幸福指数不会低。如果要问问他们幸福的秘诀,我想一定是成就感。当一个孩子有了转变和进步,当一个班级积极向上,当每一位家长支持信任的时候,这位老师一定是幸福的,甚至是被人羡慕的。而这些并不是运气的好坏,而是积极面对的性格和智慧的工作方式带来的。我希望自己就是拥有这样的性格特质的,充满幸福的老师。
阅读(44) | 评论(0)
前一篇:《咕咚》教学反思
后一篇:翻页的艺术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