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珺

部门组:小学部-英语

学科组:English

我的博客数:116

我的评论数:8

• 个人博客 (116)

陈老师:看了你的文章我很感慨,学习联系实际、联系自我并付诸行动,这是成为优秀教师的良好品质,赞赏你!石惠新

正达为每一个福娃提供了成长、展示的舞台,我们的福娃很幸运、很幸福!

享受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分钟,看到每个孩子的不同,鼓励他们朝着自己原本的样子越长越好,你真棒!

同为班主任的我们,有着同样的感悟!相信孩子们通过这次比赛都收获了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

Impossible mission变成了possible, 而且是做到了commendable,为你们点赞!

为小朋友们整齐划一的动作,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家长的全力支持点赞!

陈老师的这节课上的是Part C小故事,整节课思路非常清晰,条例明确,学生在她的带动下完成了Being a good citizen的思维导图,完成本节课task,值得学习的是Part C故事教学的重难点是需要自己把握的,陈老师把握的很到位,是一节值得学习的好课!

课上的棒,文章分析的也值得学习!

陪着孩子慢慢走 (2018-10-19 21:37)

栏目:个人博客

陪着孩子慢慢走

                            -----读《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有感

送走了毕业生,这个学期迎来了一百多位可爱的小萌娃,而我也在新的环境中有了新的开始。

许久没有教一年级了,这一学期感觉自己最大的变化是心态:过去的自己会把孩子身上很多小问题看得很重,有时甚至会因为他们的调皮而情绪失控,而现在的我则多了一份坦然,更愿意俯下身子,和孩子聊聊天,更加从容而又心平气和地处理问题。过去的自己在碰到孩子总是念不准一个发音、学不会一个单词时而有点着急和焦虑,现在的我则会笑着告诉自己,他只是个一年级的孩子,现在一时学不会又能怎样?面对自己的变化,究其原因,可能是自己已不再那么年轻,少了曾经初为人师时的那份焦虑和心浮气躁,也有可能是家里的孩子也是个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新生,所以对于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又正是在这个时候,看到了学校发的《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一书,让我不禁眼前一亮。

书中先从脑科学角度为我们阐述了积极心理学这一心理学流派的概况以及它和教师发展间的关系,接着又围绕教师的困惑,为我们举出实例,并提出应对策略。书中的有些例子或许并不和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人和事完全一致,但或多或少总能找到些相似的影子,值得自己深思。书中这样写道:积极心理学主张人的本性趋于积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只要找到后进生身上的优势特征,多加鼓励和表扬,当学生感受到自己及的优势特征被认可,他们会因此而更加自信和有成就感,因而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改变。小Z同学是我今年班级里的孩子,虽然是个女孩子,可是上课专注度不高,脾气又比较倔强,她听不得任何批评,每次批评她时,她都会嘟起小嘴随之猛地趴在桌上,一副很生气而又自暴自弃的样子。由于失败了多次,我打算换个方法,于是下课时我假装着想和她交朋友,她一开始是抗拒的,闭紧小嘴一言不发,但是最终还是抵挡不住我的各种邀请和小奖励的诱惑。课堂上,我一直设法寻找她每次坐端正认真听的样子,每当找到时,我都会大大地表扬她,而每当她控制不了自己的小调皮时,我会先给她一个眼神给出小小的提醒,然后下课假装出一副我们不再能成为朋友的遗憾表情。现在即使她在课上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每当她在走廊上看到我时,她都会加快脚步朝我走来,拉着我的手,抱着我。

一年级的孩子是特别简单而又真实的,他们的小脸藏不住秘密,他们也都特别想上进,有时却因为年龄尚小而无法控制自己,如果老师能在这个阶段,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点,相信他们一定都会成为那个更棒的自己。

阅读(907) | 评论(0)

前一篇:朗文1A Chapter 1 Part C随堂课反思

后一篇:责任杯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