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瑛莺
部门组:北校区语文组
学科组:语文
我的博客数:138
我的评论数:21
• 个人博客 (138)
汤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识字教学中,“棉”和“恶”都是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来认识部首和意思,蚜虫和七星瓢虫老师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介绍给大家,在对课文内容有所感悟后进行朗读。老师在课堂上还训练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划词句的能力。读课文时也让同桌相互检查,听清对方朗读时是否正确。
汤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沉稳大气,令人佩服。在教学生字时,重点让孩子们借助字典自己去查找并理解含义。在教“棉”字时是通过理解字典中对这个字的解释,再结合“棉”的字形,让学生们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字。因为“棉”是一种植物,所以是木字旁,棉花是白色的,并且“棉”通常可以制成毛巾之类的东西。巧妙地交给了学生识字的有趣方法。
《棉花姑娘》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汤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很强的设计感,把一节内容很简单、句式基本重复的课文上得很出彩。教学中对于生字的的教学很扎实,又教会了孩子怎样记住汉字的小窍门,如果最后一小节的朗读训练再加强一点就更好了。
这是探究,不是语文!
谢谢汤老师的精心点评!如此专业,敬业,向你致敬!
嗯,有始有终的好活动,值得点赞!
善于观察,富有智慧的老师!
用心的点滴,会汇成欣慰的小溪,为你的创意和用心鼓掌。
绘本教学最有趣的在于想象,你的课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
《妈妈,我们做个月亮吧》这一绘本采用剪影的画面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独特的故事。既讲述了一位女孩的童真又表达了孩子对妈妈暖暖的爱这一主题。面对这样的主旨对二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汤老师则深入浅出,通过抓住一句话“妈妈,我们做个月亮吧。”、一个做月亮的配方带领孩子打开阅读之门,借助读读、议议、想想等方法带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阅读世界。
再续前缘 (2020-12-18 15:44)
栏目:个人博客
师生间的小故事
再续前缘
第三次写和学生之间的故事了,我清楚记得,第一次写了和佩洛之间的故事,第二次写了和宇轩之间的故事。现在提起笔来,如果再选一个学生,觉得脑海中,一下子跳出来好多可爱的小脸,这故事也是数不胜数。要不要写小李和我一起练字,然后书写进步,作品放在班级里展览,让同学夸赞不已的事?要不要写小陈每天粘着我,絮絮叨叨告诉我那些日常,摸着我的衣角,然后用捶背来互换对方的爱?要不要写小贾学习进步了,语文课上从被我带着回答问题到主动举手,哪怕被我责怪几句,依然还会举手回答的故事……
坐在办公桌前,正在我犹豫之时,一个小身影,靠了过来,哦,是小刘,放下一叠作业,然后乖巧地走了。我看了一眼,这叠作业本最上面的第一本,正好是佩洛的。随手翻开看了一眼,哎呦,这字写得很端正,质量也不错。再次细细回忆,两年的功夫,佩洛的进步真的是太大了。这只当年的“小乌龟”,如今似乎再也每人觉得需要等等他,需要被额外照顾了,是的,他长大了,令人喜悦的那种成长。
不如,回忆一下我和佩洛之间的故事,再续一回缘分之旅吧。
镜头一 玩游戏——两人三足
冬锻节有一个比赛项目是“多人多足”,为了能成为参赛队员,孩子们都开始了练习。一开始需要“两人三足”的基础练习。佩洛站在一边,微笑着看着大家。我好奇地问:“你为啥不去找个伙伴练习呀?”“我体育不好的,跑步速度特别慢,我就算了吧。”原来如此,佩洛爬自己连累同学,所以就放弃了寻找同伴。我看着他其实还是很想玩一玩的样子,当下就喊来了体育很不错,但是热情可爱的小李。不出所料,小李笑眯眯拉着佩洛,用绑带将两人的腿绑好后,“艰难”地出发了。看着他俩远去的背影,我对佩洛充满了信心。
孩子们三三两两练习着,突然,有两个风一般的身影从我眼前晃过,哎呀,那不是佩洛和小李吗?只见佩洛被小李拽着,飞快地迈着大步,跟上小李的节奏,跑得可好了。我惊喜不已,大声叫着:呀,你俩练习得这么专业啦?看起来就是一个人在奔跑!“听了我的夸赞,佩洛用他的大圆脸冲着我得意地抬了抬,那模样,可爱极了。
过了一会儿,我来选拔参赛队员了。只见佩洛冲着我说:“让小李上场吧,他跟我练习的时候,可会玩了!我觉得我被他带得,自己水平都高了呢!“听到这里,我忍不住笑了,说:”既然你如此专业,那我就听你的吧。不过,是不是也可以考虑一下你呢?“佩洛赶紧摆手:”我不行,我不行,我不是不自信,我知道,我是被带起来的,但是这个游戏,需要都很厉害的队员在一起,才能配合好。“哇,看来我刚才”专业“这个原本只是为了刻意赞美而用的词,真的可以给佩洛冠上。”好的,我听你的,我觉得你比我专业多了。要不,你再帮我看看,还有谁也是可以参赛的?“佩洛听了,一脸严肃地说:”好,走,我帮你看看,这个我还是挺专业的……“跟在佩洛身后的我,哈哈大笑。
镜头二 写作文——才华横溢
日常除了写作文,我们也会隔三岔五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小练笔。这天,学习了课文后,我让孩子们进行想象写话。第二天,我阅读了大家的作业,一边批改一边思索着,几个写得不够理想的孩子,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引导和激发。此时,我翻开了佩洛的写话本。一眼看过去,书写很是端正。平时书写速度并不快的佩洛,如果要达到这样的端正字迹,可能会写得很慢。还没有看书写内容,我就开始担心起来,不知道昨晚是不是做得很晚。想到佩洛妈妈跟我沟通时提到的那些“母子大战“,我甚至有个冲动,是不是要赶紧跟佩洛妈妈联系一下?不过当下,我忍住了,先细细读起了眼前的这段写话……语言描写很生动,写出了要点,也写出了趣味。我被深深吸引了。一气呵成读完后,我还是决定给佩洛妈妈打个电话……
电话挂断后,我忍不住马上跑到班级,对佩洛说:“嗨,昨天的写话你独立完成的?“”嗯!“”听说,你很快就写好了?“”嗯!“”写完后,妈妈很开心?“”嗯!“”哈哈,我好开心!“”哎,冷静,不用那么夸张。“佩洛说完,严肃地回到座位上,还嘟囔着说:”我要订正数学了。“
看着他,我这个老师像个孩子一样四处宣扬,一个同学过来笑眯眯地说:“老师,你不知道吗?佩洛早就进步了!“
是的,老师不知道,不知道这样的进步已经被大家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是的,老师知道,知道这样的进步早晚会发生。那些“静待花开“的故事,不是口号,就真实地发生在我和我的学生之间。
阅读(46) | 评论(0)
前一篇:找到真正的问题
后一篇:课文片段与习作的关系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