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婷

部门组:体育学科组

学科组:体育

我的博客数:35

我的评论数:-345

• 个人博客 (35)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思考 (2022-06-13 17:43)

栏目:个人博客

一、跨学课主题学习概念

跨学科主题学习,不是几个学科简单相加或轮番上场,也不是各自学科独立的信息和知识碎片,而是在解决真实问题或任务过程中所需的综合知识,包括综合运用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以及团队协作等能力。

二、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解读

在体育新课标中,也指出跨学科融合一直是学生提高运动能力、学习健康知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体育与健康课程应融合多门课程,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体育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中,首先立足核心素养,结合课程的目标体系,设置有助于实现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国防教育相结合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内容。

三、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

1、体育+语文=生动

新课程标准中教师可结合自身和学校的特,自主进行教材整合在课程教研室丁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在上学期进行了《玩转冬日》的各学科云课堂课程开发,小学体育参与设计了《冬日玩乐》这节以中国传统游戏为载体的趣味游戏课堂,让小朋友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学会了游戏方法,还能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语文组赵老师还将耳熟能详的描写中国传统游戏的古诗词编写在《日有所颂》上,形成了一个简单的单年级的跨学科的主题学习,通过这样的主题学习我想小朋友在朗诵诗词时会联想到自己亲身体验过的游戏,对古诗词的理解也将更为的透彻。

有一次在聊天中,二年级的赵老师问我:“你们在体育课上做过丢手绢的游戏吗?”我当时还在想体育课的丢手绢游戏与语文有什么关联呢?赵老师回答我说:小朋友们在看着丢手绢的游戏图片进行看图写话,如果孩子们做过这个游戏,那肯定说起来会更具体,更生动。我在想二年级的看图写话是为高年级写作文打下的基础,那么在高年级的作文中,学生如果真实参与了,不再凭空想象,书写内容就来源于周边的生活体验,是不是文章会更有感染力,就如王荣生所认为:“写作教学的最理想境界是使学生能达到写作的三‘自’,即在写作目的意图上达到自觉,在写作过程中达到自主,成文以后能够达到自正这样一种生活体验的获得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写作原来就在身边,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东西,不是空的,不是假的。 

2、体育+数学=精确

体育培养的是孩子们克服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数学则是孩子们思维的体操,例如在低年级游戏《桃花朵朵开》中,我们将数学口算运用进去,不再单纯的喊出号码,而是喊出口算题,让孩子们在运动中也能提高自己的口算能力,我们还在此基础山设计了变化时钟的体能练习,不但能锻炼体能,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这种简单的跨学科融合也能让孩子收获不少。

例如在折返跑这个教材里面,在跑动的过程中有的小朋友会在标志点出绕出一个小圈,而有的学生一只脚到达了之后马上转身向反方向跑,同样速度的学生会因转身的路线不同速度渐渐拉开,在教学中我提问到孩子们为什么差的速度会越来越大呢?有的孩子告诉我老师因为他绕的远了,所以距离变长了。通过这样的折返跑,能让学生在练习中认识到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数学概念,这样把体育和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体质,也巩固了数学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也训练了学生动作的准确性。

3、体育+美术+音乐=七色花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视觉艺术,通过构图、造型、配色等表现手法,创造出可以看得见的、触得着的空间艺术形象。动听的、欢快的音乐能够激发学生无限兴趣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比较轻松的学习氛围,并能够避免学生产生畏学的心理

在上学期的云课堂中,我们浅试了与美术学科的融合,在《民间游戏》的云课堂中,我们的小朋友自己制作小毽子,制作小方片,在陀螺上画上丰富的色彩,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小朋友自己动手,不但能培养动手能力还能提高小朋友对体育的兴趣,孩子们开心的笑脸让我还想要继续有新的尝试。

在线上课程开始之初,体育组在教研时就提出了能否尝试在综合学科内进行跨学科主题课程的教学,在与美术和音乐学科进行沟通后,由体育组牵头,围绕“动物”主题,开展了跨学科主题活动“动物派对”。我们解读教材,讨论所有学科的相关内容和教学目标有哪些交融点,探寻学科之间的关联。根据低年级学生学习体系与深度进行系统规划,通过特定的情境有机结合各个学科,让不同学科知识相互融合、相互补充。通过沟通与交流,不同学科之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拓展了教师的教学视野。老师们在主题引领的基础上,深层挖掘学科的知识点、学生研究的兴趣点、活动中学生素养能力的生长点,制定了的单元课程设计的框架。

体育课堂中,情景化的教学吸引小朋友们的热情参与。“你来模仿我来猜”的小游戏让孩子们通过肢体语言了解了不同动物的爬行动作,如果你是一只小老虎你会如何越过山丘呢?让孩子们充分展开想象力,通过自己平日的关察进行模仿动物爬行的练习。

美术课上,福娃们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动物头饰创作,他们剪一剪、画一画、贴一贴,抓住动物的形象特征,制作了丰富多彩的动物造型头饰。造型装扮好了,小动物们相约参加派对狂欢。“欢乐的场景怎么能缺少美妙的旋律呢?” 福娃们在音乐课上通过欣赏、形体动作模仿等综合活动,感受乐曲中的节奏、旋律、速度的变化,了解森林乐曲描绘的故事情节和情景。看!小动物们都听着音乐动起来了,大家戴着头饰,发挥想象,模仿着动物的形态,进行音乐童话剧的创作表演。

多学科的融合教学,不仅拓宽了福娃们对知识的了解宽度,还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学生在这场“动物”派对中,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充分发挥想象力,开展创作,促进了核心素养的落地。综合学科的融合势必开出七色花朵!

四、跨学科活动构想

教师们要设计基于真实问题或任务的驱动性问题,并分解成有结构的问题链,引发学生一系列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调动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并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意愿,这是课程方案有效落地的重要支点。在已经尝试了的跨学科主题活动中,我们仅仅是进行了一个学段的尝试,接下来我想要在此基础上设计更有层次更有连贯性的跨学科主题活动《游戏三国》。

1、学习主题

  对与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主题,要能是现实中能够发生的场景,能连接学生的经验,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困惑的具有实在意义的主题。

《游戏三国》中我们将选取重要战役为主题学习的情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具有螺旋式上升的活动内容。

2、学习目标

要能覆盖两门及以上的学科核心知识与能力,能提供基本的操作和实践机会,能体现对现实世界的关怀和责任。

在水平一中,创设的情境中融入走、跑、跳、攀爬、投掷等基本技能学练,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知道团队合作的意义。在水平二中,创设练兵场景,在体能学练上引导学生扮演士兵,将领等不同角色,促进学生理解发展体能的作用,以及所承担角色任务的重要性。

3、学习过程

首先教师与学生可以基于跨学科主题选择相应的话题或问题,如在水平二中,我们可以将问题设为如果你是战役中的一方,你将如何进行作战,可以进行相应的线路设计。

定好问题之后进行头脑风暴,从学科出发,提出与主问题相关的观点或关键词,按照关键词设计学习任务,明确学习活动,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对任务与活动的探究。

4、学习评价

在评价中,我们会有多维度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在过程性评价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有效失败。

有效失败意味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经过自己的努力但仍然没有完成或者没有得出一定的成果,但学生在这过程中收获了很多,能从失败中得到知识和技能,这就是有效失败。虽然学生最终的结果是失败,但评价不应该是低评价。

我们也应该看到无效成功,虽然最终学生呈现出来的结果是好的,但是他们没有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是看了其他组的成果然后照搬,变成自己的成果,这种成功不应该在评价中得到好评,因为学生并没有从中得到有用的信息和增长技能。

 

 

跨学科教学是创新育人模式的一项重要探索,是很有价值的,它是学科间内容整合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还说呢给整合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社会责任感等都具有重要价值,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道路上,我们刚刚开始,但我们相信通过将不断学习,积极创新,我们的跨学科主题活动一定会越来越丰富,最后我想引用宋代教育家朱熹的一句话来勉励自己“教学不见意趣必不乐学”由此及彼,以其趣激此趣。


阅读(4664) | 评论(0)

前一篇:小学体育线上课程五月总结与反思

后一篇:检阅式《队列队形》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