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立峰

部门组:

学科组:

我的博客数:28

我的评论数:0

• 个人博客 (28)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场景歌》教学反思 (2022-09-18 16:21)

栏目:个人博客

《场景歌》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场景图:海边场景图、乡村场景图、公园场景图、少先队员郊游场景图中,以歌谣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朗朗上口的诵读中,欣赏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表达方式。在本节课的第一二个小节教学中,首先我请同学们分别把不同段落中的景物和量词圈画出来,并利用图片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什么是“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并提问为什么用“—方鱼塘”?学生根具鱼塘的形状回答“因为鱼塘是方形的。〞按照同样的方式依次提问,让学生思考。最后请学生将量词运用到生活事物当中,进行运用。

而且因为“场景歌”每一小节的内容上比较相似,实际上教会学生第一小节的学习方法,也即先找景物与量词,后理解量词用法,最后进行运用后,最后三小节即可进行又扶到放,请学生以同样的方式完成自主的学习。

但这堂课中可以改进的地方也有许多,例如量词的用法的理解,除意义讲解外,还可以通过比较理解,例如“一丛”和“一行”,他们共同形容了植物,但不可互换,因为竹子长得比较密,所以用”一丛”,柳树是一棵一棵的。再让学生观察生长茂密的竹子和栽成一行的柳树的图片,可以发现竹子比较茂密,而柳树是一棵一棵排成一行的。这能让孩子直观的理解“一丛””一行”

还有一处问题是:做“小诗人”这一环节,提出问题后马上让学生合作学

习,有点流于形式。分析对合作学习理解不够深透,忽视了部分学生没能进行充分的个体学习与自我感悟。合作学习要落到实处,在合作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次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筋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因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


阅读(65) | 评论(0)

前一篇:《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后一篇:《认识microbit》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