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亚静
部门组:
学科组:
我的博客数:22
我的评论数:0
• 个人博客 (22)
连乘连除2 教学反思 (2022-09-20 11:41)
栏目:个人博客
《连乘连除2》是三年级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主要是复习巩固三位数为主的加减法及有关表内乘除法的连乘、乘加、减乘等运算;复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起到复习巩固作用,同时还整理了简单的一步、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连乘、连除”这一内容主要学习连乘、连除的意义,了解连乘、连除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本节课是连乘连除的第二课时,学生在二年级已经掌握了表内乘、除法,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连乘、连除:“将两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算式,按从左往右次序乘或除”。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
出示两道应用题,复习连乘连除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探究“数方块”的多种方法
(一)学习P7主题图:“一共有多少块积木?”
1、观察:注意观察有几排?有几列?有几层?
引导学生说说准备怎样数一共有几块,然后配合多媒体演示,并配合简明清晰有序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
板书:(1)有2层,每层3×4或4×3 3×4×2 4×3×2
(2)有4排,每排2×3或3×2 2×3×4 3×2×4
(3)有3列,每列2×4或4×2 2×4×3 4×2×3
2、小组交流:
(1)要求一共有多少块积木?你是怎么想的?看哪组想出的方法最多。
(2) 学生汇报,教师实物演示
① 1层是3×4或4×3,有2层。 (书本小胖的算法)
② 1排是2×3或3×2,有4排。 (书本小亚的算法)
③ 1列是4×2或2×4,有3列。 (书本小丁丁的算法)
3、算一算:P7 把书本上的三种做法补充完成。
4、比较与发现:比一比三个式子,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生1:三个因数都相同、都是连乘、积都是24
师:通过练习我们发现,在连乘的计算中,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三、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
1. 复习引入花费时间较长,应控制在5分钟内结束,复习的题目应精简,在学生完成并汇报完题目后,应及时小结,首先总结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其次强调应用题可多解,并说明每一步的含义。
2. 在新授过程中,遇到较复杂的问题,应出示相应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比如按照层、列、排三种方法计算时,应与课件上的动画结合,新授知识还应注重分层引导学生,首先按“层”分时,老师细讲,语言规范,再按“排”分时,可让同桌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最后按“列”分,学生自主完成,要变换课堂活动的形式,避免一味的灌输知识,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尽量让他们多说,在授课过程中,还应注意小结及过渡语言的设计。
巩固的练习的过程中,可采用男女生比赛,学生独立作答同桌交换互批,请学生板演等多种形式,目的在于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兴趣。
阅读(149) | 评论(0)
后一篇: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