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亚静

部门组:

学科组:

我的博客数:21

我的评论数:0

• 个人博客 (21)

《角——锐角、直角、钝角》教学反思 (2023-05-19 17:21)

栏目:个人博客

《角——锐角直角钝角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节课在小学阶段有关“角”的学习内容中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辨认直角锐角、钝角,知道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与两边的叉开大小有关,在新授探究、巩固练习、提高拓展三个环节都加以落实,下面就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反思。

1、注重新旧知识衔接。

本节课知识点“承上”的是二年级上“角与直角”,学生通过学习知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边,认识了直角,知道可以借助三角尺来验证直角“启下”的内容是四年级上册“角”,本节课我注重启发学生运用三角尺来验证角,发现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大小关系,先出示一组角让学生寻找学过的直角并验证然后使三角尺直角的顶点与其他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观察发现另一条边没有重合,以此来引入、探究新知;在用胳膊摆出锐角和钝角这一环节,让学生摆出不同大小的锐角、钝角,以此让学生初步感悟角的两边开合大小决定了角的大小,以此来帮助学生系统构建“角”这一知识体系。

2、注重学习方法指导。

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石,本课我进行了比较、观察、验证三个学习方法的指导,首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方法如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比较角的大小要“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看哪个角叉开大,哪个角就大;其次指导学生合理选择方法如在课本P52试一试角的分类环节,启发学生可以先观察确定锐角、钝角,如果观察无法确定的,再用三角尺验证,这样启发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注重运用已有的方法,不仅局限在新知的方法;最后指导学生使用工具在指导学生运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验证过程中,教师用大三角板在课件上演示让学生说一说与直角比大还是小分别是什么角但其实可以用投影显示在不同大小的角上摆三角尺,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摆一摆说一说,这样学生可以经历验证直角——感悟锐角钝角——认知锐角钝角的学习过程,并且通过不断使用三角尺,还能加深学生用工具来验证的方法认知,从提醒学生验证到学生自觉验证。

方格纸上的直角是画角的工具,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运用这一工具,我借助媒体出示练习册P64第4,让学生发现方格纸上的直角,并且进行了画直角、钝角、锐角的指导,显示直角——一边重合——确定另一条边位置,帮助学生明确过程、方法,学生在画的过程中进一步感悟锐角、钝角、直角之间的关系以及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开合有关。

3、注重挖掘生活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本节课教学时,我出示了一些“锐角”、“钝角”有关的生活内容,如折叠式台灯滑梯、剪刀,通过这些基于学生生活的物品和情境,帮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学习、解决生活中有关角的问题。

在课的最后学生总结出“像这样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像这样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虽然不能将角的概念定义为但是针对二年级学生的认实际,这样的描述式定义,作为直观认识锐角和钝角我认为是可行的因为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本身的知识就是螺旋上升编排的,低段的浅表性概念知识学习是对高段更加深入的概念学习打下基础。


阅读(91) | 评论(0)

前一篇:几分之一1 教学反思

后一篇:《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