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雪瑶
部门组:
学科组:
我的博客数:22
我的评论数:0
• 个人博客 (22)
《牧场之国》第一课时 (2023-06-19 22:16)
栏目:个人博客
牧场之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毡”、“犊”、“眺”等9个生字,会写“仪”、“眺”、“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仪态”、“端庄”、“远眺”等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
3.了解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是怎样的,理解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4.感悟课文中的牛、马、羊等动物都别有一番情趣的地方,积累描写牛、马、羊的拟人句。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
2.了解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是怎样的,理解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上节课,我们游览了著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知道了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这节课,我们要去牧场之国看一看。齐读课题。预习了课文,牧场之国指的是哪个国家?
生:荷兰。
师:荷兰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视频)
师:结合资料,说一说你印象最深的一点。
生:风景优美/有很多牧场动物/……
(补充背景)
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亲身经历了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来到荷兰旅行,沿途看到秀美的风光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有感而发写下了本文。
【出示】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师:句式“是……也是……”
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任务1
(1) 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找一找,课文中有哪句句子是反复出现的?请你用直线画下来。
交流:“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出现了 4 次。
引领问题:在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2、划分段落,理清脉络
(1) 老师把第 2到 5 自然段分为两个部分,第 2、3、4 自然段为一部分,第 5自然段为一部分,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来分吗?
(2)交流
生:2-4描写的是动物,第5自然段描写的是人类活动。
三、聚焦画面,品味语言
(一) 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牛群生活的闲适
1、作者用非常美丽的语言,把牧场之国特有的景色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
出示学习任务2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指的是什么?
(2)想一想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
(“这”指的是牧场上牛群在安详地吃草,草原和牛群融为一体的场景。)
2、这些牛有怎样的特点?
生:安静祥和,非常专注。
3、结合周围的环境,说说牛群吃草为什么“非常专注”?
生讨论交流
4、这段话虽然没有直接使用“宁静”、“舒适”等字眼,却通过牛群的表现,勾勒出一幅充满闲适气息的画面。
(1)你还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宁静而舒适”呢?
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牛犊还未长大,却有了端庄的仪态。
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
5、小结:作者用独特的想象,丰富的语言,把牛群吃草这个安静的场景描写得十分生动,富有情趣,在读者眼前展现出了一幅绿草如茵、牛群闲适的美丽画卷。这就是作者眼里真正的荷兰。【板书:牛群闲适】
6、齐读第2小节。
(二) 小组合作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作者写完了牧场上最重要的牛群后,接着写了马和其他小动物,接下来请你们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任务 3:小组合作学习第三段和第四段,体会牧场之国的景物美。
学习步骤:
1.找 “这”在这一小节中指的是什么。
2.画 这些事物有怎样的特点,做好批注。
3.谈 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正的荷兰” 是怎样的。
4.读 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读出来。
2、我们先来看马群的段落,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的感受.
(1) 思考:“这”指的是什么?
(“这”指的是骏马在辽阔的原野上自由飞驰的样子。)
(2) 这些骏马有什么特点呢?【板书:骏马自由】
(3) 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
(自由、无拘无束)
(4) 齐读这一段。
3、第四段哪个小组来交流
(1)“这”指的是什么?
(“这”指的是绵羊、猪群、小鸡、山羊等动物悠然自得的样子。)
【板书:羊、猪、鸡安闲】
(2) 这些动物各自有怎样的特点?
你觉得哪个动物描写得最有情趣? 让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4、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
(悠然自得、安闲)
5、牛马羊在我们看来都是非常普通的牲畜,但是在作家的笔下。他却是家长主人,公爵,甚至称荷兰是他们的王国。
四、再读2-4自然段,体会自然之中的人的活动
师:第2-4自然段中,描写的大部分都是关于动物的,那其中一点人的踪迹也找不到吗?也不至于。那请你再找一找,在这几个自然段中,有哪些地方暗藏着人的踪迹,体现出了什么呢?
生交流:
(1)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运河是人为凿开的)
(2)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关心牛群)
(3)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似乎,说明其实不是它们的,是人提供给它们的,人破坏它们的生活)
(4)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是在对草场表示赞许,而草场也是人提供的)
总结:荷兰人的生活离不开牧场,牧场的运作也离不开人,人与动物都安居乐业,而且一直如此。
五、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透过作者的文字看到了一幅幅别有情趣的画面,难怪作者反复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让我们不禁也感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第五自然段,看看傍晚的牧场里又是怎样的景象。
六、作业布置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 2、3、4 自然段,感受荷兰牧场的美。
*作者笔下的牛、马、羊等动物都别有一番情趣,找出这样的句子,读读,再把它们抄下来。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面,介绍荷兰。
阅读(201) | 评论(0)
前一篇:《牧场之国》文本细读
后一篇:《树之歌》第一课时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