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亚静
部门组:
学科组:
我的博客数:21
我的评论数:0
• 个人博客 (21)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2023-06-20 15:35)
栏目:个人博客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及万以内数的读写,“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只需在此基础上完成知识的顺迁移即可。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不急于把“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给学生,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学生对大小比较的理解,因此我选用“自主探究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更偏向于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主动从事数学活动,只在关键时侯给予恰当的帮助。因此我把课设计为:
一、呈现信息,创设情境
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信息,课本中素材为两种新买的电器价格这一情境,信息较少,因此我提供的素材是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及嵩山的高度,使枯燥抽象的数学变得贴近生活。
二、主动探究,汇报交流
第一,让学生自由选数比较用( )○( )的形式在本上写一写,然后进行汇报。在汇报时,老师规范正确的数学语言描述:我选了( )和( )两个数,比的结果是…,我是这样比的…,根据学生的汇报把反馈材料呈现在黑板上,如果不全及时引导学生补充。此环节意图:让学生自由交流两个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结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初步的形象感知,相同位数的两个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位数不相同时,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一位一位往下比。
第二,师生共同整理“比较数的大小”方法。因为这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所以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再让同桌讨论学习,保证每个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的优势也得以充分发挥。汇报时,让学生自己找出比较位数不同的两个数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比较的理由,培养孩子语言表达的能力。位数相同,最高位上的数也相同的两个数的大小比较是本课的重点,因此在学生汇报时,我注意引导学生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行比较如:先比较他们的最高位千位,千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千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他们的百位,百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百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他们的十位,十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同桌交流,用自己的话归纳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在新授环节,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材料,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索出比较数的大小的规律总结出方法,构建了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三、应用新知,延伸练习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我先让学生完成书上的基础练习,又补充延伸练习在比较大小的两个数中填数字,巩固所学知识。
本节课后,从学生的反馈练习以及作业情况看,这堂课预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对“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数位”以及每一位“数字”的关系也有了认识。
阅读(122) | 评论(0)
前一篇:《角——锐角、直角、钝角》教学反思
后一篇:大数的认识1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