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瀚珑
部门组:
学科组:
我的博客数:27
我的评论数:0
• 个人博客 (27)
《威斯敏斯特大桥》作品欣赏 (2023-07-13 11:18)
栏目:个人博客
《威斯敏斯特大桥》是1906年安德烈·德朗创作的一幅油画,81×100厘米,现藏巴黎卢浮宫。
野兽派画家的艺术共性是色彩明朗,笔触粗犷,不为旧的画理所囿,大胆施彩,夸张造型,所以后来在人们的心中,"野兽"一词,即指色彩与涂抹的特征了。事实上,野兽派画家从颜料管里挤出的原色,不是直接排列到画布上的而是应自然本色来加以概括,使它更单纯化,免去复杂的中间调子,不仅能引起观者视网膜的振动感应,还表达了一种饱和的情绪,比点彩派的"科学"排列更富感染力。从1899年始在卡里埃画室认识马蒂斯的安德烈·德朗,就是这样一位感情充沛的野兽派画家。
安德烈·德朗(1880.6~1954. 9)出生于巴黎附近的夏杜(Chatou),父亲是当地一名糕点师,还是本地的市镇会的评论员。德朗的中学生活是在维西纳圣十字学校度过的,后因考试不及格离开了这所中学。在艺术上,他原是个维护法国传统的现实主义画家,他一直反对崇尚非具象绘画的先锋派,而投身野兽派的行列,受到马蒂斯的鼓励。最初他对凡·高、高更和塞尚也很赞赏,后又试验过点彩派的技法,甚至还一度被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所惑。读德朗的所有作品,也会发觉他在探索中的不稳定性。这幅《威斯敏斯特大桥》,正是他时断时续地追随野兽派时期的代表作。
1906年3月,德朗在画家沃拉尔(Vollard)的怂恿下来到伦敦,并在透纳的海景画激励下,创作了一批风景画,《威斯敏斯特大桥》是其中之一。画面色彩都近于平涂,但明亮单纯。他曾自我表白地说:“我们的目的是呈示愉悦,这种愉悦当然是来自我自身。”只是德朗的画上的愉悦还不象马蒂斯的画那样充分,他总是有所控制。他的天性是节制、内向和恬静,还未脱尽学院派气息。
德朗在接受立体主义影响的同时,还一度热中于非洲艺术。当毕加索与勃拉克在进行分析性立体主义时,他便毅然决然不再与毕加索联系。《威斯敏斯特大桥》一画上所流露出的矛盾心绪是比较明显的,只有他的另一幅《伦敦桥》,才算是野兽派画法中最有特色的作品。有些美术史家把这种彷徨归因于他个人的财富和他那美满的家庭。 晚期,德朗的作品更倾向于传统,除了风景、静物、肖像和裸体画外,也从事装饰画。
阅读(954) | 评论(0)
前一篇:《美术趣味闯关创作》教学反思
后一篇:《日出·印象》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