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亚静
部门组:
学科组:
我的博客数:21
我的评论数:0
• 个人博客 (21)
大数的认识1 教学反思 (2023-09-19 15:49)
栏目:个人博客
《大数的认识》是四年级上册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小学生往往以感性认识为主,而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同时数位、计数单位、数级很抽象,如何突破难点,使学生对数的概念清楚、数的感受丰富呢?
大数的认识,源于生活,教材首先是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呈现,学生感官到,数据很大。而后,以全国人口、上海人口数据作例题,进行新课的探究。依据之前的万以内数的认识经验,个别学生能读出这些数,大部分学生不能读。于是,有读数工具方法的跟进,教材安排了计数单位、进率、数位等概念认识,以及我国传统的“四位分级”读数法。依据数位顺序表,能够表达出各数位的单位意义。
以下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先是旧知的复习,即万以内数的读写,数位概念等,为大数的认识准备了基础迁移。接着,学生感悟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感觉数据大,这就引出了大数的认识。认识计数单位,进率关系,数位意义,为读数奠定基础。尤其在计数单位及进率关系的理解上,对于学生是难点,在突破计数单位时,让学生自己数一数,体会满十进一。接着,该怎么引导学生对数位分级呢?经过蒋老师的指导,根据学生的学情,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对数位分分类,再根据每组的特点分级。这里要提问学生是怎么分的?引发学生的思考,得出四位一级,根据我国的计数习惯有了“四位分级法”,这一点是我在下次教学中需要注意的。
教授读大数时,首先让学生明确数的组成,可以按位看,按级看,还可以整体看,之后自然过渡到让学生试读大数,由于之前有“四位分级法”的铺垫,在读数时,学生也有意识地四位分级,及时引导学生可用单引号标记。
大数的认识第一课时,经过蒋老师的指导,思路更顺畅,但在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需自己多琢磨。
总的来说,知识一定不是老师灌输给学生的,要让学生自发地学习,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感受到知识是可以应用在生活中的,从而感觉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阅读(90) | 评论(0)
前一篇:《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后一篇:《吨的认识》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