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亚静

部门组:

学科组:

我的博客数:21

我的评论数:0

• 个人博客 (21)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 (2023-10-20 15:03)

栏目:个人博客

《吨的认识》是沪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吨”的概念比较抽象,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远,它与千克、克的特点有所不同,难以直接体验,是我们无法通过触觉直接感受到的,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建立1吨重的质量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

在课的开始,先回顾学生在二年级时学习过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1枚硬币及2袋盐分别重1克、1千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之后给动物填合适的质量单位,在填写大象的体重时引出“吨”。本环节中,应设置让学生体验克与千克的环节,再次回应克与千克的量感,为感悟“吨”做铺垫。

新授环节,首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在体验中学习数学。在教学中首先让拎一拎装满书重10千克的书包,亲自感受 10千克的重量,再通过想象感受40 个书包的重量,进而主动感悟出 1 吨有多重接着让分别开展掂一掂一捆5千克的练习本、拎一拎10千克的书,互相背一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累加几个这样的重量是1吨,生感受、估计、想象和整理,在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理解,进而对1吨的概念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提高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在上述吨的认识教学片断中,当学生主动感悟出 1 吨有多重时,我让生展开想象如果让你搬1吨的重物,你觉得怎样学生回答"不可能搬得动或者"肯定把我压扁"其次,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介绍生活中的“吨”,加深对“吨”的体会,并总结“吨”通常应用在计量较重的物品。此环节中,对素材的选用不合适,现在提倡减负,不应选取装满书重10千克的书包,另外在引导学生建立1吨重的质量观念时,应该先从体验10千克,20千克,30千克,100千克逐步累加,而不是从10千克就累加想象1吨的重量。

在反思吨的认识这节课我在想是不是也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先让学生调查你家里的物品有多重?”“你知道多少吨的货物需要一辆车来运?等,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单位的实际意义鼓励学生们自己查找资料,了解的来源、应用等相关知识,同时,还让学生们自己设计一些关于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不是只局限于知识的讲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总之,在吨的认识这节课中,我认识到自己的教学方式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将继续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课堂更生动有趣。

阅读(72) | 评论(0)

前一篇:大数的认识1 教学反思

后一篇:《整数的复习》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