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瑛莺
部门组:北校区语文组
学科组:语文
我的博客数:138
我的评论数:21
• 个人博客 (138)
汤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识字教学中,“棉”和“恶”都是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来认识部首和意思,蚜虫和七星瓢虫老师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介绍给大家,在对课文内容有所感悟后进行朗读。老师在课堂上还训练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划词句的能力。读课文时也让同桌相互检查,听清对方朗读时是否正确。
汤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沉稳大气,令人佩服。在教学生字时,重点让孩子们借助字典自己去查找并理解含义。在教“棉”字时是通过理解字典中对这个字的解释,再结合“棉”的字形,让学生们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字。因为“棉”是一种植物,所以是木字旁,棉花是白色的,并且“棉”通常可以制成毛巾之类的东西。巧妙地交给了学生识字的有趣方法。
《棉花姑娘》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汤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很强的设计感,把一节内容很简单、句式基本重复的课文上得很出彩。教学中对于生字的的教学很扎实,又教会了孩子怎样记住汉字的小窍门,如果最后一小节的朗读训练再加强一点就更好了。
这是探究,不是语文!
谢谢汤老师的精心点评!如此专业,敬业,向你致敬!
嗯,有始有终的好活动,值得点赞!
善于观察,富有智慧的老师!
用心的点滴,会汇成欣慰的小溪,为你的创意和用心鼓掌。
绘本教学最有趣的在于想象,你的课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
《妈妈,我们做个月亮吧》这一绘本采用剪影的画面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独特的故事。既讲述了一位女孩的童真又表达了孩子对妈妈暖暖的爱这一主题。面对这样的主旨对二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汤老师则深入浅出,通过抓住一句话“妈妈,我们做个月亮吧。”、一个做月亮的配方带领孩子打开阅读之门,借助读读、议议、想想等方法带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阅读世界。
在真实的任务解决中形成与发展学生“思维方法” ——《寒号鸟》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3-11-17 12:22)
栏目:个人博客
在真实的任务解决中形成与发展学生“思维方法”
——《寒号鸟》教学实践与思考
语文学习任务是指向核心素养的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实质是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文字解决问题,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语文学习任务中的实践活动,不同于以往的知识点讲解与技能项训练,而是以学习主题统领的结构化学习,是学生必须经历的学科实践。对学生来说,语文学习任务就是“用语文来做事”,在“做成事”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自身的核心素养。
在本次责任杯的教学展示中,我以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思维方式”这个主题设计的单元任务群主题为:思维的魔力(参加“魔力训练营”)。其实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思维方法”是抽象的学习内容,我以“思维的魔力”这个学习任务来呈现,力求变得生动有趣。事实上,当我在单元导入上,宣布这个活动时,学生还没有听明白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学什么,就开始欢呼起来,是的,“魔力”一词,很适合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调动起极大的学习积极性。
《寒号鸟》一课,是本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起到承接前一课《坐井观天》和后一课《我要的是葫芦》的一个过渡篇的作用,因此,我设计的子任务是:
1:想象的魔力。想象人物心情,读出人物语气;结合生活经历,合理想象并积累。
2.表演的魔力。通过角色扮演和配音,让学生在激发兴趣的同时,感受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3.语言的魔力。配图发布朋友圈。
我以语文学习任务这个“杠杆”,促进学生在真实的任务解决中形成与发展核心素养。将抽象的语文知识融入到特定的问题情境中,呈现为情境化的课程内容,努力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一、趣读对话,想象人物心情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朗读的热情正是比较高涨的阶段,所谓的“有感情”也是一个调调,所谓“读重音”也只是重重地落音,怎样才能读“好”、读“对”、读“懂”?那么就需要带着“只有先读懂意思才能读出心情、读出语气”的任务,而且,学生一旦读好了,自己也能体会到那种朗读带来的真正的、独特的乐趣。在教学中,我设置了如下任务:
一问:寒号鸟每天只知道玩和睡,如果你是喜鹊,想象一下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着急、担忧、很想自己去帮忙……
二问:你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了着急的心情?
生:赶快、快
三问:你能通过这些词来读出这种心情吗?
学生为了凸显自己的着急,不但在语气上加重了,还有皱着眉头的,甚至还有跺脚的,这些可爱又精准的神态和动作,都表现了句子真正的意思。当学生能完成这个任务后,我又加上一个新任务:
再想一想,爸爸妈妈也劝告我们,天冷了,要多穿衣服,吃饭可不能挑食,这些劝告中,包含着什么?
生:关心、爱……
那么朗读高手需要挑战的就是一个更复杂的情绪了:着急中带着关爱。
学生并不退缩,个个跃跃欲试,而且那种语重心长的感觉表达得淋漓尽致。其实,学生能成功,其中一部分因素是:这部分经验来自真实的生活。所以,当老师提示学生在读句子的时候,可以借助想象,可以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这就可以真正帮到学生。最可贵的是,一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也能有所发挥,在课堂上得到了表现的机会,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
本单元中的故事思维是一种通过叙述和运用故事的方式来传递信息、观点和感情的方法。故事思维能够深入人心,激发共鸣和认同,有效地传递和推动思想和观念的传播。
二、趣演故事,感悟人生道理
学习情境的设置要符合核心素养整体提升和螺旋发展的一般规律。语文学习情境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
课堂表演虽然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个环节,也很热闹,但是真正有效的表演是需要达到一个目标的,也是有一个真正的任务的。学生在朗读指导后,是可以利用刚才所学进行表演,但是我告诉学生,我们表演的目的是什么,所以我出示了一封来自喜鹊的邀请函。
魔力训练营的学员们:
森林社区里还有很多像寒号鸟这样懒惰的动物朋友,我很担心,也很着急。我想邀请你们用自己表演的魔力,去帮助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知道:勤劳能创造幸福的生活。
这份邀请函,就是告诉学生,我们需要利用自己的才华,利用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真正去帮助他人,这样的表演,才是有意义的。同时,这个环节设计一个评价任务,也很有必要。
小演员评选条件
能记住台词,语言流畅,感情充沛。★★★
能设计表情和动作,符合角色特点。★★★
在表演的过程中,也有个别薄弱的学生可能有些紧张,可能台词还不是最熟练,但是被激发的表演的热情,以及那种想要参演的欲望,才是最可贵的。
所以我认为创设情境,应建立语文学习、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之间的关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应整合关键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体现运用语文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三、趣用文字,感受语言的力量
创设学习情境,教师应利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语文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等相关经验,增强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建设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在多样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我在课堂最后的环节中,设置了一个任务:
在森林微信中发布一个朋友圈。配上图片,加上文字,夸夸生活中那些因为勤劳而收获幸福的人。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这个活动是有趣的,但是要完成,并不容易。我以学生日常熟悉的老师发的“班级朋友圈”为例,出示了“星光闪一闪”这个主题的朋友圈内容图片,学生就明白了,我们可以选择图片,写上文字,而文字可以是小诗歌的形式,也可以是叙事的形式。因为是朋友圈发布内容,所以文字不需要过长,这也就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了。
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学习任务,还要注意突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及生活之间的联系。如此,才能有效地引起学生能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并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以解决实际问题,并最终形成核心素养。
阅读(133) | 评论(0)
前一篇:学会一种“爱”的方式
后一篇:《教育的基础》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