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揣美慧
部门组:音乐学科组
学科组:音乐
我的博客数:22
我的评论数:0
• 个人博客 (22)
2023责任杯教学反思 (2023-11-19 21:21)
栏目:个人博客
《新年好》教学反思
责任杯我以“创”《新年好》《鞭炮锣鼓真热闹》一课为契机进行设计,在本课的设计中引导学生通过中外新年主题作品学习,多声部儿歌和创作活动,锻炼学生多声部节奏朗读的能力,创编活动设计贯穿于唱、奏、舞以及综合艺术表演,学生习得音乐表现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唱游中去体验感受中国年的文化魅力。在音乐表现活动中,持续养成良好的音乐表现习惯,加强音乐表现的实践体验。注重培养音乐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掌握即兴编创和创作实践的简单技能和基本方法,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表现的习惯和态度。二年级进一步激发学生创造意识,帮助其初步获得创造方法的发展时期。充分发挥学生模仿、想象能力,并通过丰富的、即兴的创意实践,引导学生初步产生音乐创造的规则意识。
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的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
1、认知目标:运用亲切、甜美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新年好》,感受中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不同音乐情趣。感受并掌握歌曲中节奏、力度的变化。创《鞭炮锣鼓真热闹》培养音乐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会即兴编创和创作实践的简单技能和基本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聆听、学唱、律动、创编、表现、小组合作综合性艺术表演等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唱好歌曲,并积极参加音乐实践与创编活动。通过多种音乐创造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表现的习惯和态度,激发学生音乐创造兴趣,激发自主、探究的创造实践意愿。
3、情感目标:在音乐创造活动过程中体验过新年、合作学习的愉快。对中国新年传统节日的强烈共鸣,并在音乐活动中加强文化认同,加深学生的爱国情怀。学会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热爱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丰富学生情感体验,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通过与音乐相关的其他艺术形式,引导学生体验和表现过年的喜悦,感受新年文化及传统节庆音乐活动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节日习俗。增强民族文化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感悟社会主义国家丰富的人文内涵,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要培养学生伴随老师快乐的投入到课堂的歌唱学习中,须创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置身其中,使学生动情。创设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境,唤起学生的学习灵感,当学生进入一种特殊环境面对特定的学习对象,新鲜感便会油然而生。
(二)感知旋律,体会作品。
本环节根据作品表现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风情,向学生展示该地域该民族的民俗习惯,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感知作品旋律。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和民族风情等,教授作品之前,以简短、生动的谈话向学生介绍作品的名称、主要内容和特点等,让学生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学习,做到让学生知道听什么、怎么听。
(三)发现探讨,学习新知。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歌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着独特的重要意义。无论是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还是注入了新课程理念的音乐课堂教学,歌唱教学始终是音乐课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之一。
具体教学步骤:
1、范唱歌曲,激发学生兴趣,由多媒体画面展示歌曲所表现的情景(播放录音或老师范唱),给学生全方面的视听撞击,使歌曲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学习歌曲节奏,通过节奏练习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较难的节奏老师适当讲解。
3、学习歌词,按节奏读歌词为学习歌曲清除障碍。
4、学唱歌曲,在前面的环节中学生已经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可让学生把自己听到的唱一唱、学生互动,师生互动,相互指导,或利用直接跟琴学唱、变换不同方式的模唱、接力唱、教师领唱等形式来教学。
5、练习歌曲,给学生展示空间,让学生之间相互听唱,或指定学生独唱、男女生分唱、边律动边唱、对唱等形式练习歌曲。多种练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使课堂氛围积极活跃。
每个环节都紧扣教材,让学生在愉快的打节奏、读歌词、学歌曲中,学会音乐知识、增加音乐素养。轻松愉快的学会歌曲。
(四)表现歌曲,实践创造。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是不行的,应积极引导学生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让学生根据音乐旋律进行创作合作,与同学分享合作的快乐。
1、为音乐配打击乐
打击乐器是小学生喜欢的乐器。让学生在音乐课上演奏打击乐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力。让学生为乐曲加上打击乐器伴奏。在鼓、钹声中,学生的参与意识被激发。加强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五)拓展延伸
1、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
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具、教学环境与生活的多方面横向联系,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六)教育理念
我的基本策略是以“唱”为本,把“情”贯穿始终,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与创造体验,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营造一种美、趣、智的学习情景,努力构建一个民主、轻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充分体现音乐课堂的特点。
(七)暗授学法,精选教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的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低年级儿童年龄小,注意方式,思维方式,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与高年级不同,因此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主动练习,自编歌词,听辨听唱,自创游戏等学习形式,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原则,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
(八)说教法
我在课堂上结合本节教材的特点,采用生动的情境启发诱导,形象的演示点拨指导,自创的游戏灵活运用从而创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愉快的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1、视听结合,整体感知
让学生随着媒体画面,完整欣赏歌曲,学生感受欢快,热烈的歌曲情绪,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声像一体,行视兼备,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求知欲,教师抓住这一热情,进行按节奏拍手朗读歌词,学生很快就能够掌握,根据大纲要求,采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2、将不同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合作小组。
3、体验创新,激发热情。
阅读(164) | 评论(0)
前一篇:《小白船》教学反思
后一篇:《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