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娟娟

部门组:

学科组:

我的博客数:26

我的评论数:0

• 个人博客 (26)

《分式的乘除法》教学反思 (2023-11-24 17:01)

栏目:个人博客

《分式的乘除法》这是沪教版七年级上册章《分式》第的内容。主要学习的是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并会进行简单的应用。

<分式的乘除法》是一节计算教学课,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死记法则,再大量练习加以巩固,这样的教学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必然会造成学生对概念的实质不能真正理解,对所学知识也容易遗忘,因此本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要采用合作探究方式进行。

 1、法则的引入,运用了类比的方法,慢慢推进分数乘除法法则,从数到式,从而引发一次数的扩充。六年级学习的分数乘除法引导学生类比归纳出分式乘除法的法则,课堂上学生由分数的乘除法法则过渡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的文字叙述,学生有一定困难,但通过老师的引导,也能顺利归纳。类比让学生体验出数学知识前后联系的紧密,参与到知识点的归纳过程更有利他们熟练掌握法则,为后面法则的运用打下基础。

2本节的合作探究环节主要有两个,一是分子分母是单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二是分式的乘方法则与计算。俗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两个部分,课堂上主要由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其基本流程是:自主探索——合作探究——交流归纳——形成规律。好的合作是以充分的自主探索为前提,所以在这两个问题的探索中,我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索时间,让学生亲自做一做,想一想,然后把自己的想法与感悟在小组内研讨,达成一致意见,然后班级交流,得出规律性结论。由于学生已具有以往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基础,所以课堂上这两个知识点的探究均很顺利的完成,并且对计算过程中出现的易错点,学生归纳的也很深入到位。

 3、练习题的设置,遵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能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都能有所得。探究环节中的练习题,都是学生讨论后的答案,讨论一般是前后桌或左右桌讨论,既检验他的学习情况,也检验了他同伴的学习情况,便于我们教师合理评价。 

解决习题时,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重点强调所以学生在后面的巩固练习中准确率比较高。学生答题的规范性也很好因为在黑板上认真板书。

  4另外,在本节课中我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新课的引入和例题的解析及习题的练习,都使用了多媒体的手段。

 但是,在课堂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最后一道难题,这位同学因为整式性质理解不透彻,直接约去一个整式导致漏解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加强概念的透彻分解

2时间安排可以更合理些。前20分钟基础知识讲解,可加快节奏缩短为15分钟,这样最后一题就可展开讲透彻,以后加强细节的设置提高课堂效率。 

 我相信不同的教学理念可以成就不同的课堂,不同的课堂可以成就不同思想的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以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形成民主、开放的课堂,使学生在宽松、活跃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


阅读(441) | 评论(0)

前一篇:直角坐标平面内的新定义问题

后一篇:精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