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晨

部门组:

学科组:

我的博客数:18

我的评论数:0

• 个人博客 (18)

旁听《王戎不取道旁李》学习文言文教法有感 (2023-12-20 15:13)

栏目:个人博客


有幸旁听法根老师上了四年级上册的《王戎不取道旁李》,特别扎实、朴实,还很有意思。整个教学流程基本如下1.单元导语入。读懂“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其中有个亮点,有个同学理解“川浪”的时候,觉得是江水大浪淘沙留下了金子。问大家想留下什么样的名声?有的想因为画画而留名;有的想因为演讲而留名;还有的希望因为设计而留名。感觉这个单元激发的不仅仅是他们向别人学习的斗志,也激发起了自己内心的梦想。2.理解课题。从《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个题目中读懂了什么?需要读懂了故事的主人公;这个故事可能发生的地点;从“不取”这个词能发现这是古文,因为现在我们都会说“不摘李子”;这个题目是故事的主要内容。3.抄。三个要求,抄正确,注意速度,书写美观。写下来发现“戎”“竞”这两个字容易出错。薛老师还强调了“曰”“日”的区别4.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连贯。5.结合故事内容,议一议王戎有哪些过人之处。

我有了如下几点思索:

一、诵读明句读       

文言文教学无论长短,第一个要做的就是“读”,从读通顺到读明白。薛老师从课题开始,便让学生逐词诵读,介绍人物、理解意思。出示全文时没有加注任何标点,让学生像古人一般学习,先教会学生名词断句法,找出文中的人名、地名和物名,在一遍遍诵读中读清句读,熟读成诵,为接下来理清文章大意打下扎实基础。

二、白话说文意

在讲解故事大意的时候,他并没有带着学生一句一句翻译,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讲,不需要一字一句做机械的逐字翻译,这样会让文言文学习过于枯燥,而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自己的理解,一句句通俗易懂的翻译让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水到渠成。

在讲解故事大意的时候,他不像我平常的教学,带着学生一句一句翻译,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讲,不需要一字一句做机械的逐字翻译,而是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自己的理解,一句句通俗易懂的翻译让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水到渠成。

三、评议懂学法       

最后薛老师又放手让学生去“议”,这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讨论王戎的过人之处关键点就在于“王戎没有尝过李子,怎么知道一定是苦李呢?”在一步一步地引导讨论中彻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对比王戎与诸小儿的行为差异,学生逐渐走进王戎的内心,从现象和经验中推理出结果。


阅读(172) | 评论(0)

前一篇:《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

后一篇:《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