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钰萍

部门组:

学科组:

我的博客数:14

我的评论数:0

• 个人博客 (14)

“快乐读书吧”教学反思 (2024-03-17 17:23)

栏目:个人博客

“快乐读书吧”教学反思

“课程内容中提出了“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是学生提升阅读表达等语文能力的关键,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引入“快乐读书吧”板块,是对阅读课程的重要指引。“快乐” 代表着一种阅读的心态,是一种轻松、快乐的心态。那么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获得快乐的阅读体验,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实践能力。
    低年级学生因为年龄因素、认知情况等影响,对世界充满好奇,教师如果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能够好的践行新课标理念,拓宽学生视野,有助于解决阅读碎片化的问题,使他们获得洲博的知识。顾名思义,“快乐读书吧”中“读书”核心是重点,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的自主性;“快乐”是理想的阅读状态,是学生拥有快乐的读书体验,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取知识,爱上阅读;“吧”是一种号召、一种热情呼唤,是“场所〞之义。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实践让学生自主阅读,形成学生自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等不同的读书共同体,以此形成阅读的合力。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需要培养的,需要教师以引导。“快乐读书吧”旨在引导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通过选择合适的书目、制定阅读计划以及多样化阅读活动等形式来激发阅读兴趣。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因为这是他们语言能力和阅读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精心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的世界,使他们在享受阅读的过程中,建立起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习的热情。

第一单元的“快乐读书吧”板块专注于引导学生读读童谣和儿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部分,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一年级上学期,我们的PBL项目是《我在正达过春节》,在PBL项目中,我们也针对童谣进行了特点讲解、内容品析、创新编写。因此对童谣并不陌生。

二、阅读策略思考

那么在这个学期,怎么引导学生保持兴趣,继续去探索童谣和儿歌的魅力呢?我进行了一些思考:

1. 朗读比赛:组织学生进行童谣和儿歌的朗读比赛,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在此之前,“乐学杯”进行了课文朗诵大赛,学生对于课文的朗诵有了一定的重视。同时,在比赛之后,学生在朗读课文的时候,会对朗读语气进行调整。这就是竞赛带来的学习能动力。

2. 创作活动: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童谣和儿歌进行创作,如改编、续写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部分学生对于编写童谣有很大的兴趣,这主要源于一年级上学期的PBL项目。

3.构建逻辑框架细读文本第一单元是识字单元,《姓氏歌》《小青蛙》等课文,引导学生在不同语境中认识生字。本单元课文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大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童谣等形式呈现,课文语言典范,难度适中,内容符合学生心理,更为贴近儿童的世界,富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快乐读书吧”的内容指向激发学生阅读童谣和儿歌类书籍的兴趣,产生阅读童谣和儿歌类书籍的欲望,引导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4.评价方式:教师应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及时评价,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多种方式,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5.活动多样性:在阅读活动中,我们注重多样化和互动性。除了个人阅读外,还组织了小组阅读、角色扮演、故事分享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还能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6.活动链接:借助学校的校级阅读之星下午茶荣誉,进行阅读动力激发,刺激学生去主动学习。

  总之,阅读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阅读是提高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通过阅读,他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词汇和句型,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阅读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和思考方式,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活跃性和创造性。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情感。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情绪,从而增强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阅读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培养阅读习惯,学生可以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也要继续思考,如何将阅读教学处理地更好,让学生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阅读(127) | 评论(0)

前一篇:《明天要远足》教学反思

后一篇:快乐教育之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