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亚静

部门组:

学科组:

我的博客数:21

我的评论数:0

• 个人博客 (21)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2024-03-19 15:24)

栏目:个人博客

在沪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一节关键课程,标志着学生在数的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对于已经熟悉了整数和分数的学生们来说,小数的引入无疑将为他们打开一个全新的数学世界。因此,如何在这节课中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完整的数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教材在《小数的认识与加减法》这一章的内容安排上略显模糊,我们组内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重组,将认识小数作为起始课,考虑到小数概念的抽象性,我们设计了设疑激趣、新知探究、巩固应用三个环节,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小数的内涵。

在设疑激趣环节,我们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询问学生生活中的小数例子,并邀请他们上台板书,使学生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小数的读写及含义。同时,我们还通过板书引出课题,使学生们对小数的产生有了初步的认识。

新知探究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我们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多元表征方法,使学生们认识到分数与小数之间的紧密关系。学生们通过探究发现,分母为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分别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来表示。这一发现不仅加深了他们对小数意义的理解,也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巩固应用环节,我们运用图像表征帮助学生巩固小数的产生和组成。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知到小数的组成和变化。同时,我们还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们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种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使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们发现虽然学生在开始时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但在新授过程中,我们并未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小数例子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课堂内容的关联性,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总之,《小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让他们学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概念和应用,为他们的数学学习之旅奠定坚实的基础。

阅读(129) | 评论(0)

前一篇:《圆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后一篇:《教育的基础》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