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亚静

部门组:

学科组:

我的博客数:21

我的评论数:0

• 个人博客 (21)

《教育的基础》读后感 (2024-04-19 12:35)

栏目:个人博客

初读《教育的基础》这本书时,封面上赫然写着各种教育问题,诸如什么事教育的基础、什么是人生最关键的考卷等问题引起了我的注意,不竟想快些找到我在教学中遇到问题的答案,紧忙翻看这本书,其中在中篇教育的起跑线里《创新教育的陷阱和盲区》这个板块作者提到了高分低能引发了我的思考

文中通过作者作报告时请那些不喜欢语文、数理化等学科的学生举手的经历,透露出了作者对于结果(喜欢语文的学生数量选低于喜欢数理化等其他学科的学生)的思考——我们是怎样把孩子教傻的?原来原因在于教师本身的态度限制了学生学习的思维,不符合标准答案的选项不得分,标准答案的设置,学生无法在思维纵横捭阖的优美学科中,得到创造性的锻炼。简而言之,导致这样现象的原因,反而更多的在于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疏忽。

很多时候教育工作者也可能会直接给予学生现成的知识,让他们在短时间内获得满足感。然而,这种方式往往无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离开了教育者,学生们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无法应对新的挑战。所以我们应该更多的教会学生如何去寻找、筛选、吸收和应用知识。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学生们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而不是仅仅关注他们学到了多少知识。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教育的基础》,我深感教育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以及教育之重要与责任之重大。但同时,我也看到了教育的希望和可能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让学生们能够真正地享受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改变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在“问题化学习”的模式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阅读(140) | 评论(0)

前一篇: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后一篇:《平行》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