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铭华

部门组:科学学科组

学科组:中教科学

我的博客数:5

我的评论数:0

• 个人博客 (5)

珍惜孩子处于萌芽状态的碎片化问题 (2024-04-23 11:08)

栏目:个人博客

黄全愈在《教育的基础》一书中分享了一个引人深思的片段。他的博导,一位批判美国教育的著名教授,在访华期间听了一个好班和一个差班的课,之后却表达了深深的困惑。课堂上,好班的学生鸦雀无声,而差班的学生却纷纷举手发问。这一鲜明对比让教授深感忧虑,他认为没有问题的好班学生,即便在传统意义上被视作“学霸”,也显得逊色。

这一经历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这一年在七年级的教学体验。在四个班级中,我惊奇地发现,学习成绩相对较弱的学生,在课堂上展现出了令人惊讶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他们不仅能够结合生活经验,提出富有洞察力的问题,而且在课后还积极与我分享他们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观点

这种差异让我在组内进行了教学探讨。我们的观点是:首先,可能反映了不同班级的教学氛围和师生互动模式的不同。学习成绩相对较弱的学生感受到更为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他们更勇于表达自己的疑惑和想法,他们不害怕因为回答错问题而被同学笑话或者内心受挫。而对于学生成绩较好的学生,由于心内自我感觉竞争激烈,倾向于保持沉默,避免提出可能被同学们视为“不靠谱”或“不合理”的问题。

其次,这种现象也揭示了学生对知识获取的不同态度和方式。前者可能更加主动、积极,愿意通过提问与探讨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而后者则可能更倾向于依赖教师的讲解和教材的灌输,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精神。

这种差异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改进要求。对于善于提问的学生,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学生在对问题深化理解过程中的正确表达;而对于那些缺乏提问能力的学生,教师则需要加强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这个现象也引发了我们全组对教学方式的深入思考:我们究竟应该把问题的孩子教得没有问题,还是应该把没有问题的孩子教得有问题?答案显然是后者。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保持好奇心,敢于提问,勇于探索,因为问题本身就是知识的源泉,是创新的驱动力。

发现问题对学生在正达的四年学习生活中会有什么样的决定性影响,如果我们先抛开单纯的刷题因素,从学生长远的发展来看。这里我分享一位普通正达学生的小故事。有这样一位学生在科学课上了解到科学家从植物中提取了一种色素从而发明了酸碱指示剂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告诉我,她要去效仿也要发明一种新的酸碱指示剂。当她历尽艰辛找到花青素时,我告诉她这个色素目前正在被各行各业广泛使用,并询问她是否还有新的想法。她沮丧了几天后,带着新的设计方案找到我,计划从不同植物中提取花青素,比较哪种植物中的花青素含量最高。我支持了她的想法,并让她利用课后时间在实验室折腾。经过3个月的努力,她和同伴成功提取花青素和姜黄素。之后,她们继续思考,提出了一个更具创意的想法:将这两种色素染在棉布上,评价棉布的防晒功效。她执着地思考和提问感染了我和同学们,她被同学们选为那一届的正达科创中心的社长。

两年后,她随家人出国参加一所国外高中的校长面试。在与校长面谈时,她自豪地提及了自己这段追逐问题的经历,并列举了自己除了学习成绩之外在国内参加科技实践的经历及当过正达科创社社长的身份。面试结束时,校长请她提一个问题,她勇敢地问道:“我发现贵校有各种形式、各种学科的社团课,但唯独没有科创社。如果未来我有幸被贵校录取,我一定要在你们学校创建第一个学生科创中心。”当她被录取的消息传来时,我深感欣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重视问题化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发现问题的学生,更在于培养能够在发现问题过程中创造新观点的人才。

因此,我们应该珍视孩子们处于萌芽状态的碎片化问题,鼓励他们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敢于提问、勇于探索。因为正是这些问题,推动着我们和他们不断前行,让他们成为未来的创新者和建设者。


阅读(73) | 评论(0)

前一篇:进化教育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