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晨
部门组:
学科组:
我的博客数:18
我的评论数:0
• 个人博客 (18)
旁听教师骨干课《吃6顿晚餐的猫》感悟 (2024-05-20 19:00)
栏目:个人博客
旁听教师骨干课《吃6顿晚餐的猫》感悟
我听了薛老师的《吃6顿晚餐的猫》这一堂课。这本绘本薛老师在带领学生阅读前,先是让学生们观察图片进行故事的猜测。正式开始读绘本前,刘老师出示了3个要求,要求学生在线读故事的时候特别要注意这三个地方。接下来刘老师在带学生一起阅读绘本的过程当中选择只出示绘本当中的图片部分,一边和孩子们介绍故事内容,一边与学生进行观察、猜测、表达。了解故事大致内容之后,学生们回顾之前的三个问题,也是故事的关键要素。接着引导学生结合之前对两条街上人物神情的观察,思考两条街上的人对吃6顿晚餐的猫的态度不同的原因。最后结合书封面上写的“亚里士多德”和“毕达哥拉斯”哲学理念去理解这两条不寻常的街所隐喻的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最终学生交流他们想在哪条街上生活。最后这个问题并没有唯一的答案,学生选择独立的生活或是互相交融的和谐的生活方式都是可以的。
我的感受如下1.教材选择与主题深刻:《吃六顿晚餐的猫》不仅是一本富有想象力和趣味性的图画书,而且蕴含了深刻的哲学和社会交往的主题。通过对两只街道居民不同生活方式的描绘,引发学生对于沟通、交流、分享和个体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思考,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2.教学目标明确:薛老师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技能和情感三个层面,旨在通过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发展想象力,以及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哲学启蒙意识。3.教学重点与难点突出:薛老师的教学设计明确了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和发展想象力方面的重点,以及在体会不同态度和哲学启蒙方面的难点,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4.哲学思想的融入:教学设计巧妙地将亚里斯多德和毕达哥拉斯的哲学思想融入到故事中,让学生在享受故事的同时,接触到哲学概念,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5.启发式讨论:通过对比两条街道居民的态度,引导学生深入讨论生活中的选择和价值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引导:教学设计不仅仅停留在故事的理解上,更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沟通交流的重要性,以及互相尊重的价值,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社会交往态度和价值观。6.延伸阅读推荐:在课程的最后,教师推荐了《苏菲的世界》漫画版作为延伸阅读材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探索哲学世界,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兴趣。
阅读(135) | 评论(0)
前一篇:阅读的重构——整本书阅读
后一篇:《我们奇妙的世界》教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