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瑶

部门组:

学科组:

我的博客数:20

我的评论数:0

• 个人博客 (20)

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花的学校》教学反思 (2024-09-28 22:22)

栏目:个人博客

《花的学校》教学反思

 

《花的学校》这篇诗歌,以它独特的魅力和童趣,吸引着我和学生们。它来自泰戈尔的《新月集》,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通过拟人的手法,诗人将花朵赋予了生命,展现了它们的美丽、活泼与调皮。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各种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我围绕教学目标,取得了以下几点成效:

手绘“花的学校”:我让学生们在课前用画笔描绘出他们心中的“花的学校”。这一活动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使导读环节更加生动有效。

直观教学,激发想象: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结合看图、看录像、课堂表演等多种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我鼓励他们大胆想象,比如想象花儿们在做什么、说什么,表情如何。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说写结合,深化理解:在教学三、四、五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想象花儿们被老师罚站的故事,并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想象写成文字。这种说写结合的方式,不仅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成功之处

除了上述教学方法外,我还特别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和背景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尤其是在讲解第二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想象花儿们跳舞、狂欢的场景,并通过联系生活经历来感受花儿的活泼与可爱。此外,由于课文内容相对抽象,我预估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出现疏漏,无法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情感,为此我专门查阅了泰戈尔创作的背景资料,并且对诗歌全集进行了重新阅读,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诗歌并不仅仅是呈现孩子和自然融合的诗意世界。首先,我向学生解释,课文中的“星星”不仅代表了夜空中的亮点,更是诗人已经过世母亲的象征,这一句话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无尽的爱与怀念,以及他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其次,彼时的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而作为印度诗人的泰戈尔于这一环境中,对于自由有着更加迫切的向往,由此,我也引导学生们带着这种理解,再去诗歌中体悟诗人的情愫。正是通过拓展的阅读,我得以从更深层次的角度介入诗歌,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诗歌的内涵。

三、不足之处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也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由于泰戈尔的作品语言较为深邃,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我需要更加细致地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帮助他们克服阅读障碍。同时,我也发现自己在备课过程中未能充分预见到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如“他们的老师是谁?”等,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四、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我制定了以下改进措施:

加强备课:进一步熟悉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教学预案做得更加详实、可操作。同时,注重背景知识的收集与整理,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对比画作:在课文研读结束后,让学生再次画“花的学校”,并将两幅画进行对比。这一活动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可以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问题预设:在备课时充分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并准备好相应的解答方案。这样可以在课堂上更加从容地应对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阅读(175) | 评论(0)

前一篇:《小马过河》教学反思

后一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