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亚静
部门组:
学科组:
我的博客数:21
我的评论数:0
• 个人博客 (21)
《分与合》教学反思 (2024-10-21 13:31)
栏目:个人博客
在教授沪教版一年级数学《分与合》关于数字2-5及数字6和7这两课时时,我反思了很多。
首先,在教授分与合(1)课堂导入阶段,我通过“看左手,猜右手”的游戏引入,共有2个小圆片,猜猜右手有几个小圆片,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而,随着教学的深入,我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分”的概念时表现出一定的困难。他们虽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组,但对如何有序地分数字仍缺乏清晰的思路。因此,在数字5的分与合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比如利用小棒或实物,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字的分解与组合。
其次,课堂上注重了学生的互动与表达。在探索数字3、4的不同分法时,我鼓励学生主动尝试自己分一分,说一说数字的分与合。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讲解时过于依赖小圆片,而没有形成抽象的数字分解思维。因此,接下来我在具体操作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符号化表达,让他们从具象的实物操作过渡到抽象的数字分解,逐步建立数感。
在教授分与合这节课时,引导学生有序的分这部分内容落实得较好,但在课堂上缺少了将有序的背下来作为核心目标,在接下来分与合的教学中,在教学目标设计上,将会明确将“有序分”与“有序背”都作为核心目标,比如,通过设计同桌活动,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数字的有序分与合。最后通过重复练习帮助学生记住这些规律,加强“游戏化”教学,通过同桌或师生对口令、正背、倒背、小组背、男生背、女生背等方式提高学生兴趣,让他们在游戏中巩固有序分与合。
最后,我认识到在评价环节还需改进。尽管学生们能够较好地展示他们的分法,但我对他们的思考过程关注不够,应加强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追踪和评价,通过口头提问或 板书记录,了解他们如何得出答案,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更扎实的数学思维。
总的来说,这堂课让我认识到,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参与度,也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的思维发展。今后,我将继续探索更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
阅读(147) | 评论(0)
前一篇:《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后一篇:《数说换牙记》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