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晨
部门组:
学科组:
我的博客数:18
我的评论数:0
• 个人博客 (18)
《读〈超越兴趣〉有感》 (2024-12-18 19:34)
栏目:个人博客
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希望他们不仅能掌握语文知识,更能拥有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创造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诸多困惑。例如,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持久的兴趣?怎样引导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阅读倪闽景的《超越兴趣》后,我深受启发,对这些问题有了新的思考。
一、好奇心的培养:从现象到问题的引导
书中强调好奇心是将不了解的现象转化为问题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回忆自己的课堂,我发现学生们在学习初期确实充满了好奇心,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随着年级的升高,问题却越来越少。正如书中所说,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许多现象变成了常识,学生们不再觉得它们特别。例如,在讲解古诗词时,学生们最初可能会对诗人的生平、诗词的意境等产生好奇,但当这些内容反复出现后,他们的兴趣就会降低。 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意识到我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方面做得还不够。我往往只是满足于回答他们表面的问题,而没有进一步激发他们去探究背后的原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借鉴书中的方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维度思考问题。比如,在学习一篇课文时,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写作背景(特定环境)、与其他类似作品的对比等,从而让他们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不断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二、科学教育中的问题意识:现象与事实的转化
书中提到科学教育的诀窍在于用科学的方法描述现象,将现象问题转化为事实问题。这一点让我联想到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和写作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们常常只是读懂了文章的表面意思,而对其中蕴含的深层次的文学现象和写作技巧缺乏理解。例如,在学习修辞手法时,他们只是机械地记住了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例子,却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使用这些修辞手法,以及这些修辞手法对表达文章主题和情感有什么作用。 这其实就是没有将现象问题转化为事实问题。我应该引导学生更加细致地观察和分析文本中的各种现象,如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发展变化等,然后组织语言将这些疑惑用清晰的逻辑陈述出来。在写作教学中,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如,在写作之前,让学生思考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以及如何通过文字来呈现这个主题,这就是一个从现象到问题的转化过程。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将得到提升。
三、从问题到课题: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
“问题转化为课题”这一观点为我在语文教学中开展项目式学习提供了新的思路。以往,我在教学中虽然也会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探究活动,但这些活动往往缺乏系统性和深度。例如,在学习传统文化单元时,我会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传统节日的资料,但没有进一步引导他们将这些问题转化为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读了这一章后,我认识到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的语文问题入手,如方言的特点与保护、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等,通过文献检索等方式判断这些问题是否具有研究价值,然后逐步形成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还能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共同完成课题研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创造力的培养:打破思维束缚
书中关于创造力的阐述让我深刻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创造力源于大脑神经回路的自组织现象,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力。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的思维往往受到传统观念和固定模式的束缚。比如,在作文写作中,很多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和创意。这是因为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习惯于模仿优秀范文,而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鼓励学生打破常规,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在课堂上,提供更多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富有创意的文学作品,学习作者的创新思维方式。
五、痴迷法则: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痴迷法则”让我意识到,在语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内在动力,让他们真正痴迷于语文。书中提到富有创造力的人具有复杂且明显对立的人格、在擅长领域中信息量把握远超一般人以及痴迷于自己的研究过程等特征。在我的学生中,也有一些对语文特别感兴趣的孩子,他们会主动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写作时也充满热情。但也有部分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觉得学习语文是一种负担。 反思自己的教学,我发现我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然后将语文学习与他们的兴趣点相结合。例如,对于喜欢历史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阅读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对于喜欢科学的学生,可以推荐一些科普类的文章。同时,我也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平台,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加痴迷于语文学习。
阅读(117) | 评论(0)
前一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神话单元 《盘古开天地》教学反思
后一篇:《乡下人家》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