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晨

部门组:

学科组:

我的博客数:18

我的评论数:0

• 个人博客 (18)

《乡下人家》教学反思 (2025-03-16 18:58)

栏目:个人博客

乡下人家教学反思

《乡下人家》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第二篇精读课文。作者陈醉云先生用细腻、优美的笔触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充满温馨的田园风光画卷。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赞扬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 教学流程结构清晰、层层深入。

这节课我设计了三个板块:在教学的第一板块当中,我让学生们抓住文章的关键句——总结句整体感知课文。第二板块中找到“独特迷人”的乡下场景有哪些画面并取好标题。在第三板块中则就1个画面深入理解,思考作者对“瓜藤满架”的感受,并品读作者是如何写出自己的感受的。整堂课围绕“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的深入体会来进行教学,层层深入,路径清晰。

2. 多形式朗读,以读促教。

本课为散文,语言清丽优美,读得多了,有感情了,才能帮助学生们通过文字更好感受乡村生活美好及作者的感情。学习过程中,我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本文短句以及修饰语较多,句子较长。我采用了先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读好停顿,最后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读出情感,读好重音等。并且我还采用了指名读、教师范读、小组轮读、齐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3. 注重学习方法的归纳、总结与实践,提供学习支架。

在第二个板块当中,学生要为画面起名字。我引导学生们发现说清主要景物及其特点的方法归纳小标题。以第一幅画为例,先范学,后共学,最终能够达到自学。

二、不足之处

整堂课下来也有不足之处:

1. 教学环节推动太慢。

这节课第一、二环节花费时间过长。第一环节整体感知是对于课文初印象,只需要找到关键语句以及读好关键语句即可,此处让学生发表过多观点,与课文学习的关联不大。第二环节的目的实际上就在于让学生了解不同画面的主要内容,能够抓住主要景物及其特点。但在分析景物特点时,琐碎的问题太多,如学社工在分析第二幅画的时候,学生其实已经说出了“鲜花轮绽”以及她取名的原因,那么我仅需要追问“大家同意吗?”“为什么是轮绽?”两个问题即可。实际上本课的重点应更多放在第三板块,也就是借助关键语句了解作者的情感。

2. 未能灵活应对预设外的课堂生成。

在授课过程中学生的反应超出了自己的预想,影响到自己的教学进程,如当我问道高楼前大狮子和旗杆给他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有一位同学回答“雄伟”,这与我所预设的“单调、沉闷”在情感色彩上不太一样。在此处,我没有引导好,导致后面几位同学说的都有所偏移。此处如能引导是“与乡村景色”相比之下带给我们的感受,可能会更好一些。

、改进措施

1.此后在上课时首先要明确各个环节大致的教学时间,不拖沓。在几个时间节点内有所灵活调整。

2.更加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也就是搞清楚此环节想要学生学会什么?反思自己在课堂上提的问题是否有必要,是不是真的促进重难点的解决。

3.教学前更好的地做好文本细读以及课堂预设,以便在课堂上能够对预料外地问题进行迅速的反应。

4.更加规范、精简课堂用语。老师说的少一些,学生说的多一些,将课堂还给学生。


阅读(106) | 评论(0)

前一篇:《读〈超越兴趣〉有感》

后一篇:《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