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瀚珑
部门组:
学科组:
我的博客数:27
我的评论数:0
• 个人博客 (27)
《金属魔术师》教学反思 (2025-04-18 10:41)
栏目:个人博客
【课前解析】
本单元是《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对于(2022版)劳动教育项目时指出,小学高年级选择1至2项传统工艺制作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要求和步骤进行简单的制作,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过程。在金属丝造型中感受金属丝的不同特性,激发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萌发传承传统文化的意愿,体会劳动实践中的创新乐趣。
【反思改进】
活动前期让学生准备好前期学习资料和相应的制作工具,并熟悉多功能钳、斜嘴钳的使用方法。
活动中学生对绘制草图→按图制作→造型调整→成品展示的制作过程进行了解,并学会AI工具-豆包进行生成金属丝造型设计图。
活动完成后进行小组展示,并举行班级作品展览会。
在分享评价环节,教师邀请同学们分享自己设计图和最终的造型作品,并让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评价。
1. 问题一:教师导入环节提问学生观看后有什么感受?而不是金属丝造型精美不精美。
(1)针对这个问题,教师提问可以提一些主观性的问题,而不是预设性太强的问题。这样会导致学生会出现从众的回答。
(2)教师及时调整提问问题的内容。
2. 问题二:在设计过程中是否考虑不标注尺寸。
(1)针对金属丝造型来说,标注尺寸是一个很难的任务,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2)标注尺寸主要涉及到周长和高度、宽度,对于金属丝造型来说教师可以给足够多的材料就可以克服这个问题。
3. 问题三:利用AI豆包生成设计图,学生操作比较慢。
(1)教师在示范环节进行集中示范,学生了解生成的操作过程。
(2)进行小组帮助操作,让完成的学生去帮忙没有生成的学生。
4.问题四:在添加底座木圆片时,要结合造型作品的特点,支撑杆不宜太长。
(1)教师在课件中出示了动态图,让学生很直观地观察到正确长度。
(2)教师邀请完成得比较好的学生进行上台展示。
【课程总结】
本单元主要通过活动走近金银细作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制作,感受劳动创造美的过程,理解劳动实践能改变金属丝的形态并创造出独特作品,体会劳动对个人创造力培养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培养学生保持桌面整洁以及活动结束后工具归位的良好习惯以及细致、耐心、专注的劳动品质、合作意识。
阅读(17) | 评论(0)
前一篇:《巧手造纸大闯关》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