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娟娟

部门组:

学科组:

我的博客数:25

我的评论数:0

• 个人博客 (25)

初中女生小团体之我见 (2025-04-22 20:36)

栏目:个人博客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人的地方就有小团体。从国与国之间基于共同利益缔结的共同体,到历史长河中各路军阀割据一方;从校园班级里女生们三五成群形成的小圈子,到看似温馨的三口之家也可能暗藏不同“派系”,小团体现象无处不在。究其核心原因,往往在于缺乏统一且积极的思想引领。今天,我想聚焦班级内女生小团体这一现象,深入探讨其背后的教育问题与应对之道。


班级内的女生小团体,通常以一位能言善辩且富有侠义心肠的女生为核心,自发形成。她们表面上活泼可爱、人畜无害,实则鬼马机灵,面对老师的政策总能想出各种应对之策。然而,这种小团体对班级的潜在破坏力不容小觑。


就拿我们班曾经的经历来说,曾有两个这样的女生小团体。在班级成立之初,我满怀热忱地培养班委,期望班级能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可现实却给了我沉重一击。有一次外出途中,我收到祁老师的短信,称在她的科学实验课上,有高个子女生在班级跳舞,从描述来看,核心人物直指班委和大队委员。尽管内心不愿相信,但我还是不得不面对这一事实。


当我第二天了解情况时,她们信誓旦旦地否认跳舞一事,那一刻,我选择了相信她们,给予她们改正的机会。可就在她们转身离去的瞬间,我看到她们彼此对视而笑,这一细微动作让我心中顿生疑虑。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查明真相,不然这就是我班主任的“滑铁卢”。我跑到信息处查看监控录像,却发现当天的录像空白。于是,我召集了几波同学询问,大家口径一致地宣称她们二人未跳舞,这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挫败,自己用心教导的三十个孩子竟然联合起来欺骗我。但我坚信,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三十个人中,必定有人心存正义。经过逐一询问,终于有人透露出细节,凭借这些线索,我继续追问其他同学,最终还原了事情的全貌:她们确实在后排跳舞,因前面嘈杂,后面听不清,便带头起哄,其他几个女生也跟着跳了起来。


掌握确凿证据后,我迅速采取行动,坚决且彻底地打赢这场“战役”。


对于在班委会上带头违反纪律的班委,我给予警告处分,并明确告知若再有类似行为,将直接辞职。因为班级需要的是德才兼备、能引领班级向上的人,而非为了个人影响力而与学校及班级纪律对抗之人。同时,我联系家长,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及处理结果详细告知。

最后,在全班进行教育,强调班委这一行为的不厚道,明显是将老师推向自己成长对立面的错误行为。


另一个典型例子是曾经另一个班委。她能说会道,家长只看到孩子的机灵,却未认清其本质。上学期,她在帮同学出头时,在朋友圈泄露他人隐私,我严厉批评后,毫不犹豫地让她辞去班级一切职务,这既合情合理,也减少了她对班级的不良影响。

在班会上,我阐述了这类人的危害,他们身上缺少正气,看似团结很多人,实则关键时刻无人会选择她们,因为每个人心中都知道,没有正气的人是无法带领大家走向光明。


然而,教育并非一帆风顺。这学期,这个孩子又在校园内高调宣布谈恋爱,与她父母沟通时,她妈妈对我的话存在不信任,我把确凿证据摆在她面前时,家长还是不太愿意接受。从六年级的第一次交锋中就发现,她对老师不够诚实,但她对同学却非常讲义气,并且利用手中职权和自身影响力扩大权力。因为在班委推选过程中,不断有人推选她,但我始终坚持班委选拔原则:必须德才兼备,立场坚定,有原则有底线。

其实,师生之间的和谐共处往往需要经历一番艰难的“博弈”。在这过程中,我们所播种的并非恐惧,而是面向未来的公民精神:对规则的敬畏、自我约束以及自我成长的意识。


我们自然希望避免这种“博弈”,因为它既耗时又费力。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价值观的培养。我们需要将学生从狭隘的动物性的自我意识中引导出来,培养他们具备更广阔的格局、视野以及集体主义价值观。

我们可以通过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实现这一目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这些价值观传递给学生,使大多数人的思想保持一致。这样做可以减少未来解决问题的难度,因为当价值观统一时,许多潜在的冲突便能自然解除。同时,持续学习习近平的治国理政理念,也能为我们的教育实践提供宝贵的智慧和指导。


阅读(2) | 评论(0)

前一篇:在规则与温度之间寻找教育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