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汶臻
部门组:
学科组:
我的博客数:14
我的评论数:0
• 个人博客 (14)
4月随笔 (2025-04-22 22:13)
栏目:个人博客
我作为一名年轻老师,想尝试申报参与研究课题。AI愈发潮流,付老师正好上了一节市级公开课,关于皮影戏的内容。我就在想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个月,我参与完成一个课题申报——《基于人工智能辅助皮影艺术创新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这不仅是一次教学创新的尝试,更是一次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申报书的撰写过程,对我而言,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成长。从最初的构思到最终的定稿,我其实仍一直没有什么想法。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皮影艺术教学,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性传承的一次大胆尝试。在准备阶段,我们有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团队,成员来自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两个领域。通过文献综述,我们梳理了国内外将数字技术应用于传统艺术教育的成功案例,这些案例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和信心。特别是哈佛大学的“数字皮影”实验室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数字木偶”项目,让我们看到了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融合的巨大潜力。
在课题设计过程中,我们明确了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我们希望构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辅助的皮影艺术创新教学模式,通过AI技术辅助皮影的设计、制作和操作教学,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创新思维和信息素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制定了详细的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准备了所需的各种设备和资源。
撰写申报书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我们遇到了技术门槛、传统与现代融合、学生参与度以及教学评价等诸多问题。但正是这些挑战,激发了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动力。我们反复讨论、修改,力求让申报书更加完善、更具说服力。当我将申报书提交上去的那一刻,我不知道结果会如何,但我知道,这个过程已经让我收获了很多。我学会了如何跨学科合作,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传承传统文化。
回顾这个月,我深感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与使命。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创新。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人工智能辅助皮影艺术创新教学模式一定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带着这份热情和信念,走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行。
阅读(3) | 评论(0)
前一篇:11月责任杯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