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冠
部门组:
学科组:
我的博客数:1
我的评论数:0
• 个人博客 (1)
《我本是高山》:一名数学教师的育人启示 (2025-08-31 00:39)
栏目:个人博客
作为一名在初中数学讲台上站立了十五年的教师,我的生活早已与公式、定理和学生的作业本紧密相连。观看《我本是高山》这部影片后,我久久不能平静,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
电影主人公的成长历程让我联想到教室里那些面对数学难题时眉头紧锁的学生。多年来,我习惯了以成绩评判学生的能力,用标准答案衡量他们的思维价值。然而这部电影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我的教学盲区——那些在数学考试中表现平平的学生,他们的价值远不止于一个分数。
我记得班上有位女生,数学成绩始终徘徊在及格线边缘,但她却能在艺术课上画出令人惊叹的作品。还有那个总在几何证明题上卡壳的男生,却是校篮球队的灵魂人物。从前我总觉得这些与学习无关,甚至会在家长会上建议他们“少花点时间在兴趣爱好上”。如今我才恍然大悟,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待被发现的高山,而我却常常只看到他们在我学科领域里的海拔高度。
这部电影让我回忆起自己初登讲台时的教育理想。那时的我满怀激情,相信教育能够改变命运。随着岁月流逝,批改不完的作业和升学压力让我逐渐迷失在数字的迷宫中。《我本是高山》重新点燃了我内心的教育之火,提醒我教育的本质不是灌输,而是唤醒;不是塑造,而是发现。
从教多年,我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我擅长将复杂的数学问题分解成易懂的步骤,却很少思考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电影中主人公突破困境的勇气,让我意识到比解题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韧性和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的信念。
观影后,我重新设计了教案。在讲解函数概念时,我加入了数学家们探索未知的故事;在布置作业时,我会写上鼓励的话语;当学生解不出题目时,我不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回想自己曾经克服困难的经历。我开始关注学生在数学课堂外的闪光点,并让这些成为激励他们挑战数学难题的动力。
《我本是高山》让我明白,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发现自我价值的引导者。真正的教育不是把每个学生都塑造成数学天才,而是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独特价值,相信自己也本是一座高山,有着无限的可能和高度。
这场观影体验对我而言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使命——不仅要教学生如何解题,更要教他们如何面对人生的各种难题。我会继续在我的数学课堂上耕耘,但如今的我更加明白,比提高学生数学成绩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对自己的信心,发现自己的价值。这或许就是《我本是高山》给予我一个普通数学教师的最宝贵礼物。
阅读(18)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