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瀚珑
部门组:
学科组:
我的博客数:34
我的评论数:0
• 个人博客 (34)
《我本是高山》观后感 (2025-09-02 09:19)
栏目:个人博客
电影《我本是高山》中那些山区女孩求知的眼神和张桂梅校长蹒跚的背影仍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这部电影不仅让我泪流满面,更让我重新审视教学生涯中的诸多“习以为常”。它撕开了教育的表层,向我们展示了教育最本质的模样——不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而是生命的彼此照亮和共同突围。
张桂梅校长的一句“我本是高山”不应是豪言壮语,而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职业信念。她身体力行地诠释了教师的使命——不是培养“成功者”,而是唤醒沉睡的灵魂,让每个孩子发现自己的内在力量。当我看到她不放弃任何一个女孩,哪怕对方自暴自弃时,我想到自己班级里那些“问题学生”,是否给予了他们足够的耐心和信任?在这一点上,我也是值得反思的。在日常教学中,有些时候只看到学生的表面情况。没有设身处地想想学生为什么会这样,能有什么方法缓解一下?在本次观影过程中,我在张桂梅校长身上找到了答案。张校长用行动告诉了我应该如何去应对这些问题和解决问题。
电影中,山区女孩们的日常生活本身就是不间断的劳动实践。她们劈柴、挑水、生火做饭,这些在我们课堂上被设计为“情景模拟”的内容,却是她们生存的必需。然而正是在这些日常劳动中,她们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练了不屈不挠的意志。这让我反思:我们的小学劳动课是否过于强调“模拟”而失去了与真实生活的连接?是否太注重形式上的安全而忽略了劳动本身应有的挑战性?
结合我自己在新学年的教学工作,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多了解一下二、四、五年级学生的开学状态,从而更好地能让学生进入到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中。新学期二年级在劳动课程将学习到一些生活技能的内容,例如垃圾的清洁与分类、玩具的整理、换季衣物的整理、水果茶的制作等一些课程内容。充分地让二年级学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四年级在劳动课程将学习到一些纸工的内容,很好地激发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五年级在劳动课程将学习到一些木工的内容,利用小手工锯割木条,并做出精美的木质作品。

电影中有一个震撼人心的场景:女孩们用肩膀扛起木材,一步步向山上攀登。这个画面恰似隐喻——劳动就是她们攀登现实高山的途径,每一步艰辛都让她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这让我想到我们设计劳动课程时,是否应该更多思考如何让学生体验这种“攀登”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手工制作,而是有挑战、有 persistence、最终能够带来成就感的真实劳动。
《我本是高山》最终告诉我们:教育不是把人们从劳动中拯救出来,而是通过劳动赋予人们拯救自己的力量。作为劳动教育工作者,这部电影激励我重新思考劳动课的意义——它不应是学校课程表中的点缀,而应是培养学生直面生活挑战能力的核心课程。每一个孩子都本是高山,而劳动教育,就是帮助他们认识并攀登这座高山的途径。
影片结尾,当那些女孩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成为教师、医生、律师时,我看到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它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转折点,更是一代人改变一代人的接力赛。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场接力赛中的一棒,我们的付出可能不会立竿见影,但一定会在某个生命里生根发芽。
阅读(497) | 评论(0)
前一篇:《绘制电路,导线连接》教学反思
后一篇:《木制角尺制作》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