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博瀚
部门组:
学科组:
我的博客数:1
我的评论数:0
• 个人博客 (1)
《我本是高山》:看见女性力量的巍峨挺立 (2025-09-02 17:04)
栏目:个人博客
《我本是高山》:看见女性力量的巍峨挺立
学校组织全校教师观看《我本是高山》,该部电影十分有意义。“我本是高山,而非溪流”——这句充满力量的宣言贯穿整部电影,也成为照进现实的一面镜子。根据张桂梅校长真实事迹改编的《我本是高山》,不仅是一部传记电影,更是一曲关于女性力量、教育意义和生命价值的颂歌。
电影最震撼人心的,是它对“选择”的深刻诠释。面对命运给出的种种困境,女主角选择了最艰难却最有尊严的道路——她不仅自己要走出大山,更要带领更多女孩一起走出去。这种选择背后的勇气与担当,让“高山”的隐喻超越了个人奋斗的范畴,升华为一种集体救赎的力量。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真正的强者不是那些站在高处的人,而是那些伸手将他人也拉上高处的人。
影片中女孩们的求学之路令人动容。那些凌晨四点起床走山路上学的身影,那些在煤油灯下苦读的夜晚,那些用稚嫩肩膀同时扛起家庭与学业重担的坚持,无不令人肃然起敬。导演没有刻意渲染苦难,而是用冷静克制的镜头,让观众看见:在这些女孩瘦弱的身体里,住着怎样巍峨的灵魂。
电影对教育价值的思考尤为深刻。它展示教育如何成为一把钥匙,不仅打开通往大学的大门,更打开女性自我认知的枷锁。当女孩们通过知识意识到“我本是高山”时,那种主体性的觉醒具有排山倒海的力量——它让沉默者发声,让顺从者质疑,让被定义者重新定义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没有将男性简单塑造为对立面,而是呈现了更为复杂真实的人物图谱。有阻挠女孩读书的家人,也有默默支持的父亲;有固守传统的长者,也有伸出援手的男教师。这种不简单二元对立的叙事,让电影有了更丰富的现实维度。
观影过程中,泪水多次模糊了我的视线。那些女孩在操场宣誓的画面,那些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瞬间,那些看似微小却意义重大的突破,都直击心灵最柔软处。这部电影最大的成功,是它让观众不仅为剧中人落泪,更为现实中千千万万正在奋斗的女性感动。
《我本是高山》最终告诉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高山,重要的是你是否愿意攀登并承认自己的高度。这部电影是对所有女性的致敬——致敬你们的坚韧,致敬你们的力量,致敬你们无论如何都不放弃自己的勇气。它必将激励更多人在面对生活重压时,能够坚定地说出:“我本是高山”,然后活成高山的模样。
阅读(28)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