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瀚珑
部门组:
学科组:
我的博客数:35
我的评论数:0
• 个人博客 (35)
《密码图鉴木工造,互传密信有诀窍》责任杯教学反思 (2025-11-14 17:53)
栏目:个人博客
【课前解析】
劳动:本单元是信息技术与劳动学科的跨学科实践单元,以 “制作兼具实用与加密功能的密码图鉴” 为核心任务,融合木工制作的结构设计、工具使用与信息技术的简单加密逻辑。学生通过 “功能需求分析→草图设计→木工制作→加密匹配→优化展示” 的完整流程,自主探索木工作品的实用功能融入方法与密信加密的基本规则,在实践中培养劳动操作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与跨学科创新思维,体会 “劳动载体 + 技术应用” 的实用价值与乐趣。
信息:在上一单元的学习中,通过生活实例,认识了算法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及其描述的基本方法。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进一步结合典型问题,运用算法的基本控制结构来解决实际问题。
【反思改进】
活动前期让学生准备好前期学习资料和相应的制作工具,并了解摩斯密码的相关知识。
活动中学生对密码的制作兴趣浓厚,制作组装热情高涨。课堂中组织了两个活动:活动一密码摆放大闯关;活动二小小设计师。
活动完成后进行了拓展,摩斯密码的广泛应用。
创作结束后,学生小组之间互相参观、互相评价组内设计的摩斯密码设计图,教师按照评价内容进行过程性评价,并指出相应的不足。
1. 问题一:与信息技术课上内容衔接需要完整系统一些。
(1)针对这个问题,信息技术教师与劳动教师课前交流课时顺序。
(2)劳动课上继续讲解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也是为了巩固学生的一些认识;为了更好地制作摩斯密码埋下伏笔。
2. 问题二:活动一密码摆放大闯关和活动二小小设计师的安排上可以更加合理。
(1)活动密码摆放大闯关开始于设计草图之前,便于学生很快能停下来进入下一步的学习。
(2)在密码摆放大闯关环节中,互动小游戏可以设计得更加有趣味性。

3.问题三: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摩斯密码草图,设计任务单发放六张,原本设计是让组长进行一个汇总的,但是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强的因素,导致有个别组每位学生都设计了。
(1)教师考虑需要更加全面,每一小组发放一张设计任务单即可,小组长进行汇总组员各种思路,形成最终的设计草图。
(2)教师在课上集中讲解设计草图的规范性和合理性,还有小组分工合作的规划思路。
4.问题四:密码制作形状可以采用让学生试错的形式操作,而不是提前告知设想的形状。
(1)教师采用让学生自己试错的思路进行教学。
(2)课上可以预设几个形状分别让学生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寻求制作的合理形状。

【课程总结】
本节课是围绕五年级的木工制作课程内容来展开的,与信息技术学科进行跨学科教学。从摆放布局到设计图出来整个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木条材质特点以及掌握安全规范使用小手工锯的加工方法。在摆放布局的环节中,学生会把密码形状想得很复杂,然后在加工制作过程中无法锯割出来想象的形状。针对这一点,教师需要在适当时候提醒学生利用木条摆放布局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AI互动游戏环节中,学生可能操作电脑的熟练程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在描绘设计图环节中,让学生需要掌握密码设计的规律以及密码代表的涵义,并能设计出有正能量含义的密码图鉴。学生在展示环节中可以多表达一些自己的想法,让其他同学多聆听。
阅读(12) | 评论(0)
前一篇:《纸盒笔筒设计与制作》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