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鑫

部门组:

学科组:数学

我的博客数:18

我的评论数:0

• 个人博客 (18)

非常好的教学论文

责任杯开课 2.9 分数运算的应用(2020-11-23 19:44)

栏目:个人博客

2.91)分数运算的应用


一、热身训练

 六年级同学参加登山活动,男同学有36人,女同学有9人。男同学的人数是女同学的几倍?

二、例题分析  

六年级(1)班有男同学21人,女同学22人。

1)男同学人数是女同学人数的几分之几?

标准量:女同学人数

2)女同学人数是男同学人数的几分之几?

标准量:男同学人数

3)男同学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标准量:全班人数

4)女同学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间?

标准量:全班人数

5)男同学比女同学少几分之几?

标准量:女同学人数

6)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几分之几?

标准量:男同学人数

先说说谁是标准量,再解答。

变式训练

1. 已知六(3)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求

(1)     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2)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3)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4)男生比女生少几分之几?

5)女生比男生多几分之几?

2. 已知六(2 班男生人数比女生多,求

1)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3)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4)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5)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

 

练一练

1、花房里有月季花18盆,茶花6盆。月季花的盆数是茶花的多少倍?茶花的盆数是月季花的几分之几?

2、王师傅生产200个零件,经检验有2个不合格。合格的零件个数是生产的零件总数的几分之几?

37分米是几分之几米? 23分钟是几分之几小时?

三、课后作业

1、六年级一班有学生50人,缺席5人。缺席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2、某玩具厂计划本月生产电动玩具汽车4000个,实际生产了4500个,实际完成了计划的几分之几?

3、红星糖厂上月生产白糖365吨,超额生产了47吨,超额了几分之几?

4、某机械厂5月份用钢材68吨,比原计划节约了14吨,节约了几分之几?

5、某修路队,两周内修一条80米长的公路,第二周修了48米,第一周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

6、某服装厂1月份生产出口服装700件,2月份生产同样的服装840件,2月份比1月份多生产几分之几?1月份比2月份少生产几分之几?

7、某学校招收120名新生,有320人报考,这次招生将有几分之几不能录取?

8、修一条长450千米的高速公路,已修了240千米,已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还剩下几分之几?

9、某校六年级有185人,今天全年级病假5人,事假1人,今天六年级出勤的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几分之几?

10、一桶油用去15千克,还剩下10千克,用去这桶油的几分之几?

11、果园里种了550棵苹果树,比计划少种了70棵,完成了计划的几分之几?

12、某校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女生人数占全校人数的几分之几?

13、学校图书馆有两种书,故事书的本数比科技书多,故事书占两种书总数的几分之几?

14、学校图书馆有两种书,故事书的本数比科技书多,科技书比故事书少几分之几?

15. 小丽计划三天看完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第一天的,那么: 

 1)两天共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2)第三天小丽应该看完全书的几分之几?   


阅读(0) | 评论(0)查看全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2020-10-26 11:30)

栏目:个人博客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译者李继宏,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03年出版,是美国2005年的排名第三的畅销书。
全书围绕风筝与阿富汗的两个少年之间展开,一个富家少年与家中仆人关于风筝的故事,关于人性的背叛与救赎。
因为那一句至今提起都无比温暖的“为你千千万万遍”,我翻开这本《追风筝的人》,却发现这是一本政治史与情感结合的书。
我总觉得被冠以国家之名的情感让人感到沉重,不管是爱情还是友情,只要以国界与阶级划分,都有一种无奈的酸楚。
作者讲述故事的方式很舒服,他笔下的阿富汗看上去很真实,我们现在知道的阿富汗像是一个地狱的国度,但是作者写出了它曾经美好的样子。
在一切罪恶都还没开始的时候,阿富汗是个充满欢笑的地方。有这样两个少年——阿米尔和哈桑。他们从小一起长大,喝着同一个乳母的奶水,像兄弟一样,可地位却有着天壤之别,阿米尔是少爷,而哈桑只是他的仆人,一个出生后学会的第一句话是他主人名字的仆人。

人无法选择很多事情,出生,家庭,肤色,外貌,也可以改变很多事情,生活有时就是这么的戏剧性,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打开一扇窗,也许在你人生的某一个时期,给了你重重的一击,但总会在合适的契机给予你丰厚的馈赠,“你认真的对待生活,生活也会认真的对待你”

《追风筝的人》,本书讲的是两个阿富汗少年手足情深,当一次风筝比赛结束之后,一切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两个人的关系不再像以后那么好,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讲述了一个关乎亲情,友情,爱情,以及人性的温馨故事,感人至深。

我没有遇见过像哈桑这样的孩子,如此纯净,善良,像掉落凡间的天使,给了阿米尔全部的关心与爱,处处关心和爱护着他认为的朋友,尽管生活总是给他一重又一重的困难,贫贱的出身,卑微的身份,但是追求生活的脚步并没有因此中断,明知道阿米尔是故意污蔑他偷东西,但他还是保持沉默,不辩解,在两个人关系最为紧张的时刻,选择离开,不影响任何人,何尝不是一种付出。在战争和死亡面前,人显得那么脆弱与渺小,妇女,小孩无遗是弱者,生命是那么的可贵,为了生存下去,每个人都有要放弃的东西,金钱,珠宝,名誉,都显得那么的不重要。也只有在这样的时刻,你才懂平凡的意义,原来拥有一个有爱的家是那么珍贵。

人性是善良的,即使那么多年过去了,阿米尔仍然被某个事情勾起儿时的记忆,想起哈桑,这个情同手足的家人。当他读到哈桑给他的信的时候,他才发现,哈桑对他只有爱与原谅,原来只是自己心里的阴暗面促使他不敢直面哈桑,不敢面对哈桑的儿子。打开自己的心结并不容易,面对曾经的错误要改过并不容易,这个过程不仅仅需要强大的内心,更需要爱。其实生活中的自己何尝不是阿米尔,犯错并不可怕,“正面面对,跨过去”这句话说出来不到三秒的时间,若将之付诸于行动,我们真的做的到吗?我反问自己。

生活是一门学问,不简单,多少次跟自己说英语很重要,多少次说要报补习班,多少次说对给父母打给电话报平安,多少次说要攒钱,真正做到的却寥寥可数,出生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是我们的幸运,珍惜每一天,热爱生活给予的一切,努力去创造自己的未来,才是我们要做的。

让我们奔跑着去追求属于我们的那样的一支风筝吧,我相信它一定会带着我们走向更远的未来!


阅读(2) | 评论(0)查看全文>>

学于漪老师心得—知心而教心(2020-09-25 10:45)

栏目:个人博客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荣誉等身的于漪老师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他颁奖。这位“教在今天,想在明天”,始终用生命在实践的人民教师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带师者的魅力。

我作为一位青年教师,又担任班主任工作,在日常教育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有理想,讲诚信,能担当的人。然而,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我第一次接班做班主任时,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

小蔡,男生,个子比较高,体型比较大,在班级里经常欺负其他同学,课上根本不能集中注意力,在班级里一个好朋友都没有。通过和他聊天,我惊讶的发现他是一个思想比较成熟的男生,因为没有朋友,所以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看课外书,他也说自己喜欢看各种金庸的各种武侠小说,他很钦佩小说当中的大侠,他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

通过这一次谈话,我对他的家庭情况到底如何,产生了一些疑问。于漪老师曾说过,学校与家庭不可能替代孩子成长,也不可能给予孩子全部的幸福感。幸福感是个人的感受,个人的体验,但学校与家庭都有责任,为孩子们提供滋养幸福感的宽松的环境、自由发展的时间。

于是,我决定先联系他的妈妈,了解一下基本情况。接下来我在这个星期当中和他的家长有过一次约谈,了解到家庭情况时这样的:从小父母很忙,由外公外婆抚养,比较溺爱,又起缺乏管教,到了公共环境当中去的时候,由于外界的一些对抗因素,他开始比较排斥周围的同学。而且他在小学时,曾以为一次和同学之间的矛盾,而遭到老师的不公平对待,对当时只有8岁的他而言,班主任老师的不信任,让他对周围所有的人都产生了敌意,他觉自己天生就是不被接纳的。这一次家访,我才了解到,原来过去的经历对他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同时我也暗下决心,这个孩子,我一定要帮助他。

所以我采取的方法也是:一方面通过谈心,聊天,做朋友,表达对他的认可,鼓励他改进,另一方面丝毫没有降低对他的要求,任何事情都有相应的规则,只要有违反的情况,会提醒,然后警告,最后要求检讨,将他与其他同学一视同仁,绝不因为特殊情况而降低标准。他是一个很敏感的孩子,老师的公平对待,对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一系列的举措之后,我细心的观察他在班级里的表现,,除了平时在班级里能够尽可能的约束自己的行为,他还会在一些休息时间,给我打电话,聊一聊最近的生活,我除了倾听他的烦恼和困惑之外,也会趁机和他进行几次深入的交谈。这样的沟通模式保持了一个学期,令我十分欣慰的,不仅是他的状态有了很明显的改进,更令我感到欣喜的是,班级其他同学对他的态度也来了一个180度的转弯。他也结交了几位和他有着共同爱好的,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课余时间,我甚至还看到他们一起打篮球。我想一定是因为孩子们也感受到老师对待这样以为曾经的问题学生的态度,所以学着老师的方法,公平,公正的对待他,从而也改变了他以往认为自己不被接纳的错误想法。

要提高德育的时效性,走进学生的世界至关重要。知心才能真正的教心。青少年学生的世界时而涟漪,时而波涛,色彩斑斓。特别是在当今多元经济并存、多元文化激荡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世界、生活世界、心灵视界无不受到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他们究竟想要什么、爱什么、对什么有兴趣,对什么有追求,凡此种种,我们执教的老师,要做到具体深入的了解,只有力气花到了,才能有理想的收效。

  曾读到过于漪老师的教育金句:每一个孩子都是艺术品,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一定要目中有人,不仅要走进学生的知识世界,而且要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正如我前面故事里的这位男同学一样,如果教师没有大爱,没有水磨的功夫,就不可能拨动他们的心弦,更不可能奏出悦耳的乐章。


阅读(1154) | 评论(0)查看全文>>